文档介绍: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湖南教育出版社)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亚洲
1. 地理位置:
①. 大部分位于东、北半球。
②.跨纬度最广。
③.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2. 地形: 
①.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③.中间高,四周低。
④.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
: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大陆性气候显著。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没有。
:
①.呈辐射状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围海洋。
②.内流河流域面积广大。
欧洲
1. 地理位置:
①. 全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②.大部分位于北纬40至北极圈。
2. 地形: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
②.地面起伏小。
:
①.以温带气候为主。
②.海洋性气候显著。
第二节非洲
:
①.全位于东半球,横跨南北半球。
②.大部分位于热带,赤道穿过中部。
:
①.以高原为主。
②.东南高,西北低。
③.海岸线平直。
:
①.普遍炎热。
②.降水不均,干旱。
③.气候类型南北对称。
第三节美洲 
北美
:
①.全部位于北、西半球。
②.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
:
①.平均海拔较高。
②.地势起伏大
③.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
①.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部分位于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南美
:
①.全部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
①.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东部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
:
①.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②.冬暖夏凉。
③.最湿润的大洲。
:
亚马孙河第一大河第二长河自西向东
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
,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两部分。  
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 2 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 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河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马来群岛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2.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天然 水道,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榄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印度尼 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  
4. 东南亚是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5.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  
第二节南亚
、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的地区。它东濒 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三大地区:喜马拉雅山 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自北向南) 
2. 南亚次大陆:南亚的大陆部分 
3. 三大地区:北部喜马拉雅山,中部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4. 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三季分为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  
5. 宗教与社会:南亚是佛教;印度教发源地(印尼印,
不死佛);其他国家伊斯兰教。
: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三季分为 3-5 月为热季;6-10 月为雨季; 11 至次年2月为凉季 
,它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电子、航天和软件发展 迅速。 
第三节 西亚 
、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地中海;黑海;里海(内陆湖); 红海和阿拉伯海之间,联系亚洲、非洲和欧洲,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2. 西亚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重要的农耕区,以色列国节水农业做得最突出。  
3.. 西亚是阿拉伯国家: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 
4.  西亚称为世界石油宝库:石油主要运往美国,西欧,日本。  
,被称为“西方的生命线”。  
, 沙漠广大, 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农作物需要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