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浅谈对古诗文教学的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对古诗文教学的思考.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2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对古诗文教学的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对古诗文教学的思考
张鹤吉林省蛟河市漂河镇九年制学校 132500;周亚范吉林省蛟河市漂河镇九年制学校廿家子村小 132500
当前,众多中学诗词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要么是天花乱坠的“一言堂”,要么是表面热闹的“满堂问”,要么就是架空分析的“解剖课”,诗词的韵味被教者“剥”得荡然无存。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应当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古诗文学****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们产生阅读学****的兴趣。
良好审美心境的培植为审美活动能动化展开蓄了势,但学生能动化展开的最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对诗词意蕴进行深层次的自主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优化各种教学方法。
一、“读”占鳌头悟诗情
诗词教学采用朗读法,由来已久。只是近年来一些教师忽略了它。诗词的意义和声音及音韵都有极密切的关系。朱光潜先生在论述四声与中国诗的节奏时说:“音律的技巧就在于选择了暗示性或象征性的调质。比如形容马跑时多用铿锵疾促的字音,形容水流,宜多用圆滑轻快的字音,表示哀感时宜多用音调低沉的字音,表示乐感时宜用响亮清脆的字音。”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唤起学生对诗美的直觉,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如《长歌行》一诗,朗读时随着音调的高下、平仄的变化、节奏的徐疾,引领学生走进作者营造的一种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的景色,发出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叹。
二、“唱”出语境感诗意
打开诗歌发展史,我们发现音乐和诗歌原本就是密不可分的。《诗经》当初就是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的。屈原是在楚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楚辞,汉武帝设置乐府为诗歌配曲,而宋词元曲更是把诗和音乐融合在一起。时至今日,仍有许多词曲被广泛吟唱。
事实上,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它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形象,唤起一种模糊的情绪,
而这些是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的。况且高中生尤其喜欢音乐,吟唱正迎合了学生的这种需求,激发了学生兴趣,便于学生在吟唱中记诵。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柳永的《雨霖铃》、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等都可以作如是处理。
三、巧抓艺术特色,品味诗词的艺术美
诗词是最高级的语言艺术作品。品析诗词的语言之美,必须扣住语言“四性”,即个性、形象性、凝炼性、音乐性,引导学生进行扎实的、有层次的语言品析训练。
语言的个性是指诗词语言各不雷同的独特性,是指作者与彼作者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所在。凡真正为诗者,必然由其特殊的人生际遇和文化陶冶而生成独一无二,既不盲目复制他人亦不可为他人所简单复制的艺术人格,并由这种艺术人格所决定而形成风格独具的诗歌语言。愈是有口皆碑的诗词,其语言个性色彩愈是强烈和鲜明,诸如李太白的大气、杜甫的深沉、柳永的隽永、李清照的婉约、舒婷的丰赡等等。正是这种个性化的诗词语言,对发展学生拥有体现个体生命独特精神风采的个性化语言具有积极的启迪和影响,而只有当形成了这种个性化的语言,方可满足尽情尽意表达个体生命意愿的多样需要。
语言的形象性是指诗词语言运用上与其他文艺性和非文艺性文体的显著差别,即前者更着力于在形象基础上对意境的经营和创新。读一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吧: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