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皮肤瘙痒症治疗
王志刚(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雁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 021000)
【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117-01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皮肤瘙痒的临床病症,运用中医学的角度分析病因,寻求治疗方法,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和验证:采用中药治疗瘙痒症,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皮肤瘙痒症中医药治疗外科证治临床疗效
皮肤瘙痒,是皮肤产生痒感而欲搔抓,但又无原发皮肤损害的一种自觉症状。最初仅局限于一处,而后逐渐扩展至全身。瘙痒常呈渐发性,尤以夜间为重。瘙痒症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我们采用中药治疗瘙痒症,取得满意疗效。皮肤瘙痒一般分为:常见性皮肤瘙痒和糖尿病皮肤瘙痒。
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方法,主要是根据中医认为瘙痒症病因来决定采取哪种治疗方法的。中医认为皮肤瘙痒症是由于身体在虚弱时被各种湿、热、燥、寒、风等病邪趁虚而入,导致体内的气血运行受阻,水谷精微转化不畅导致的。在进行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分型而治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这样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达到针对性的治疗,效果自然就会比其他的方法要好很多。
一中医治疗常见性皮肤瘙痒的临床分析
在临床门诊中,因皮肤瘙痒为主证而就诊者不少。其中许多是经反复用药治疗而没有疗效的。针对这一情况,我根据中医理论,从皮肤瘙痒的病因病机,选用有针对性并有特殊疗效的中药,采用内服,外洗治疗,能获得满意疗效。
在治疗中。多采用内服外洗相结合,轻者内服即可,较重者或顽内服者必兼有驱风,这与皮肤瘙痒者其发展较快,范围较广,跟风性善行数变相关。常用防风、蝉衣、蛇床子、白蒺藜、升麻等,使其轻宣疏散而达到透表止痒,有热者配以苦参、赤芍、菊花、栀子、苦栋皮等佐以清热解毒,有湿者配以清利淡渗
如茯苓、泽泻等使湿浊之邪得除。对带有水泡者为佳。血虚者配以四物汤具有养血和行血之功,血得养则肌肤润泽而燥除,血有行则风自灭。虫咬为患一般外洗为主。
二中医治疗糖尿皮肤瘙痒的临床分析
痒为哪般?关于糖尿病皮肤瘙痒形成的机制,中医学认为主要与血热、血瘀、血虚有关,湿热内郁肌肤所致者,尤其多见。因为糖尿病在中医学称为“消渴病”,内热伤阴耗气是其基本病机,内热包括胃肠结热、脾胃湿热、肝经郁热等多种。内热伤阴可以导致阴血不足,内热郁于血分,可以导致血热,久病入络,久病多瘀,又常见血瘀,所以这些因素掺杂在一起,均可称为皮肤瘙痒发生的重要原因。而糖尿病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久病多虚,或存在阴虚,或存在气虚,更多气阴两虚,甚至阴阳俱虚,而“正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各种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滴虫感染等,即正气不足,湿热外浸,或正虚之下,邪毒内生,均可导致炎症性皮肤瘙痒的发生,如妇女外阴阴道炎等。
(一)血瘀证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病程较久者,常见血瘀证,临床可表现为皮肤瘙痒,久治不愈,入夜加重,抓痕紫暗,皮肤局部甲错如鱼鳞,或有黑斑,患者颜面可有瘀斑,唇舌紫暗,或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舌有紫斑,脉弦或涩。治疗当活血化瘀止痒,方剂可用桃红四物汤、桃核承气汤等,中成药可用丹七片、大黄蛰虫丸、当归苦参丸等。
(二)血虚证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病程较久者,久病致虚,伴有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