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儿热速清颗粒配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咽峡炎疗效
韦宁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人民医院 530500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热速清颗粒配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确诊为小儿疱疹咽峡炎的儿童,并将其随机分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组(对照组)与小儿热速清颗粒配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分别观察疗效,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小儿热速清颗粒配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咽峡炎效果较好。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诺氟沙星;慢性肠炎;临床疗效
本研究采用对照的方法观察小儿热速清颗粒配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咽峡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采用小儿热速清颗粒配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咽峡炎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从2010年7月到2014年8月,我院确诊为小儿疱疹咽峡炎的100例儿童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组(对照组)与小儿热速清颗粒配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为3~12岁,平均年龄为(±)岁;病程为1~10日。治疗组50例,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为2~11岁,平均年龄为(±)岁;病程为2~12日。
采用均衡性ⅹ2对各组实验对象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及病程长短共3个因素进行均衡性分析。
其中对照组仅仅注射清开灵注射液,儿童2-3 mL/d。治疗组在前者的基础上再采用热速清颗粒治疗,一次半袋,4次/d,观察疗效。
统计学方法: 采用 、有效率、显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均衡性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以及病程的长短等变量经统计学分析后结果见表1,其无显著差异(P>),所以可以证明该实验中实验对象的选取是可靠的。
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在用药期间,通过认真观察发现每组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从而可以证明每组所用药物安全可靠。
3 讨论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由一种被称作柯萨奇的病毒所引起的,此类病多数发生于夏秋季节,可称得上是常见的病毒性咽炎[1]。该病常常继发于肺炎、流行性感冒、急性鼻炎、疟疾及流行性脑膜炎等疾病,该病除了继发外还可以单独发生。当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疾病单独出现时,患者常常不会出现全身性症状[2]。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是其临床特征。发病的两日之内,口腔粘膜上会出现少数周围带有红晕的极小的灰白色疱疹[3]。侵袭的机体部位是扁桃体前部,也会发生在扁桃体、舌部、软腭等部位,随后的一天内水泡会发生破溃变为溃疡,直径一般为4mm以下,该溃疡在1-5日内愈合。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很少见,且症状一般在7日之内便会消失[4]。
清开灵注射液一般常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呼吸道感染、肺炎、脑血栓、脑出血等病,该药物常常较为广泛地适用于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及消化内科。其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日2-4ml。重症患者静脉滴注,一日4-8支(
20-40ml),以10%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