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消渴的护理调护
张丹丹(辽宁省阜新市中医医院 123000)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渴(糖尿病)人日益增多,单纯的药物治疗已经满足不了治疗效果,所以我们采用护理调护进行干预,效果不错,今对此病的护理体会和大家探讨
【关键词】消渴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198-02
2008年1月到7月来我院住院的4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55-78岁;病程2~28年。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能自理,无神经系统并发症。40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随访18个月后,单纯的症状护理已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中药饮食、情志皮肤和生活起居等护理进行调护: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为特征的病症,因禀赋不足、阴虚燥热所致,以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食易饥为中消,饮—叟—为下消。失调,素体阴虚,阴津方耗,燥热偏盛所致,施护一般要从饮食、情志、空腔、皮肤、生活起居等方面护理。
自古以来,中医药治疗在消渴病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同病异治”是中医特色之一。依据消渴病通过几个证型进行中药调节护理。
阴虚热盛型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易饥,口臭便秘,舌苔黄燥,脉洪数,调护原则多选用有养阴清热作用的中药,如生地、麦冬、黄连、花粉、知母、石膏等煎水代茶饮[1]。
气阴两虚型表现调护原则多选用有益气养阴作用的中药,如黄芪、山药、熟地、五味子、山萸肉等煎水代茶饮。
阴阳两虚型表现为口干但饮水不太多,腰酸有点乏力,夜尿多且有泡沫,很怕冷,面色灰黑,舌淡,脉细无力,调护原则多选用滋肾温阳的中药,如仙茅、仙灵脾、熟地、山药、等煎水代茶饮。
,高纤维食物可以降低餐后血糖,能减缓消渴病人的饥饿感,能刺激消化液分泌,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纤维素多的食物如绿豆、海带、玉米面、燕麦、高粱米、菠菜、韭菜,也不能单一实用,讲究营养平衡。
。过多食酸味的东西,因酸味入肝,则会使肝气偏盛,脾气而衰弱;过于多食咸味的东西,因咸味入肾,肾主骨,则会引起大骨之气劳倦困惫,肌肉短缩,心气抑郁,过于多食咸味的东西,甘之性缓滞,会使心气喘满而色黑,肾气不能平衡,过于多食苦味的东西,则脾气不得滋润,消化不良,胃部要胀满,过于多食辛味的东西,则筋脉败坏而松弛,精神也同时受损害。
因此,注意调和饮食五味,使其不偏不重,便可以骨骼张健,筋脉柔和,气血流畅,皮肤肌理固密,这样身体便健康。
。不应该要暴饮暴食,咀嚼程度不同,可影响其营养成分的吸收,有实验证明,粗嚼者比细嚼者要少吸收蛋白质13%、脂肪12%、纤维素43%,可见细嚼慢咽作用十分之重要,粗嚼急咽会加重胃和肠腺等脏器负担。应该饮食缓嚼,不致吞呛噎咳。
。消渴病人饮食温度适中,人的脾胃特点之一是喜暖而怕寒,所以生冷的食物不易多吃。
。患病之后因病程长久,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急、悲观等情绪,对治疗和康复十分不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护理人员一方面要多关心体贴患者,经常交流,有针对性了解疾病与康复关系,了解自己病情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