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陈玉梅(江苏省南京市铁心桥医院江苏南京 210012)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3-0232-0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伴或不伴有右心力衰竭竭的一类疾病[1]。其主要病因是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病情反复发作,逐年加重,其发病时伴有低氧血症,缺氧引起肺动脉高压,病情加重发展至肺源性心脏病。一般病程长,患者体质状况较差,疗效不稳固。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出现阻塞性通气障碍,动脉血气恶化,肺动脉压增高。由于肺循环的障碍,导致:①心肌缺氧、乳酸积累、高能磷酸键合成降低,使心功能受损;②反复肺部感染,细菌毒素对心肌的不良反应;③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心律失常等,均可影响心肌,促进心力衰竭。引起多脏器的损害,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随着社会老龄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增多,其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病情反复,增加了医疗负担。丹红注射液是把中药丹参、红花按科学配方提取的复方制剂。中药丹参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而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功效,能够明显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情况。
本院内科自2008年~2010年收治69例患者,以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010年在本院内科住院的患者69例,年龄42~80岁,平均60岁。其中男41例,女28例。其明确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方法。入院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其中男19名,女17名,平均年龄61岁。对照组34例,男
22名,女12名,平均年龄6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及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遵照实用内科学治疗原则,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缓解支气管痉挛、化痰、畅通呼吸道等改善呼吸功能,用西地兰强心、适当利尿剂控制心力衰竭,给予血管扩张剂改善循环,适当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并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30ml,250ml等渗糖水或盐水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10~14d。对照组不给予丹红治疗,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给予其他类药物治疗。两组连续治疗14d,治疗前严格诊断、检查并记录,疗程中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每3天1次,治疗后复查,停药后均随访6个月。治疗期间不再用其他方法。以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辅助检查为疗效表准比较。
2 结果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例(%)]
注:两组比较,P<。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其基础疾病致使肺功能和肺结构产生不可逆的改变,而且反复发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无心力衰竭时左心室舒张功能即有明显的减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机体由于长期缺氧可出现红细胞继发性增多,引起血液黏度增加;另外,反复感染、炎症、缺氧、酸中毒均可导致肺血管内皮损伤,胶原组织暴露,刺激血小板黏附聚集,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同时也刺激血管收缩因子血浆内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