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7/12/28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为做好我院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工作,规范我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细则。
一、医疗技术定义和临床应用原则
(一)本办法所称医疗技术,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病历办法》,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集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三)医院各科室开展医疗技术应当与其学科功能任务相适应,具有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遵守技术管理规范。
二、医疗技术分类准入管理
(一)医疗技术分为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
;
、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
;

(二)医教科负责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二、三类医疗技术分类清理机报批管理工作。对第一类医疗技术进行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组织对二、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申报工作。
,由医教科组织医院学术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分类清理的论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由各委员会提出意见、建议,由医院上报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开展。
(三)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开展后,由医教科办理具体的医疗技术登记手续。
三、医疗技术分类监督管理
(一)全院医务人员应依法实施与其专业能力向适应的医疗技术。
、二、三类医疗技术的功能、任务、技术能力实施严格管理。


(二)医教科建立二、三类医疗技术档案,对医疗技术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应用情况的评估。
(三)医教科负责对被准予开展的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之日起2年内,每年向批准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临床应用情况,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症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等。
(四)医教科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并进行有效的分级管理。
(五)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该项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向医教科报告,由医院学术委员会进行论证,对确属不能开展的项目,由医院向四川省卫生厅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