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观察
孙权拜泉县富强镇中心卫生院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4722
【摘要】目的观察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等方法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的分为2组,非手术治疗组24例,手术治疗组24例。分别对其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一般情况,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对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手术治疗组恢复的效果较好。结论移位较小,稳定的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对于移位的、不稳定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多趋向于手术治疗。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086-02
引言:肱骨外科颈骨折是肱骨近端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肩部损伤的22%,尤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中女性多于男性。目前,关于该病的治疗报道很多,方法多样,见解不一。如何采用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既能使肩关节获得良好的功能,又能最大的限度地防止肩周炎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成为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移位较小稳定的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非手术疗即可。对于移位的、不稳定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多趋向于手术治疗,手术亦有多种方法:如解剖钢板内固定、锁定钢板内固定、三叶钢板内固定、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等。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的关键在于有效的固定,肩关节的合理功能锻炼。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各种方法配合术后合理的功能锻炼,都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1一般资料
采集自2014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根据标准的肩胛骨正位片、腋位片(或改良腋位),选取单纯肱骨外科颈骨折。共收集符合要求病例48
例,男20例,女28例;年龄44~68岁,平均56岁。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手术组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47-68岁,平均(±)岁,伤后至手术时间:肱骨近端锁定钢板(PHILOS)组为(±)d,肱骨近端髓内钉(PHN)组为(±)d;非手术组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44-66岁,平均(±)岁。
PHILOS组使用颈丛麻醉,取标准的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逐层切开浅筋膜、深筋膜,分离头静脉,连同胸大肌、联合腱向内侧牵开,三角肌向外侧牵开,暴露出骨折断端。纵向牵引肱骨干,然后在肱骨肌间沟外侧置入肱骨近端锁定钢板(AO PHILOS 钢板),钢板位于大结节下方5mm左右,肌间沟外侧3mm左右,分别于近远端置入锁定螺钉。在正位、腋位上调整螺钉的位置及长度,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
PHN组使用颈丛麻醉麻醉,取仰卧位或沙滩椅位,常规消毒铺巾。在三角肌前份和中份之间作皮肤切口,钝性分离三角肌,暴露肱骨大结节,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纵向牵引肱骨干,对骨折进行复位,然后在冈上肌腹肌腱交界处沿肌纤维方向做锐性分离,暴露出肱骨大结节和肱骨关节面边缘之间的凹陷,开口并插入导针后,然后依次扩髓,插入相应直径的肱骨髓内钉(施乐辉 TRIGEN 钉),依次锁定近端螺钉及远端螺钉。
对于移位较小稳定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宜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