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内容提要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和分析了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后至今约半个世纪世界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主要特点。本书把战后
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既分析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
的共同点,又分析了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与此同时,与战前相比
较,分析了战后世界经济出现的新现象和新特点。本书以生产力和科技的发
展为主线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分析。本书强调,战后世界经济
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战后出现长达约半个世纪的相对稳定的
国际环境并发生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全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力发生了新的
质的变化。而社会生产力空前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
上层建筑的相应变化,同时也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极其深刻的影
响。
世界当代经济史
一、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与战前相
比,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根本不同的特点。其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社会
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由于战后出现长达约半个世纪的相对稳定的国际环
境,并发生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全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力发生了新的质的
变化,整个世界经济的面貌也随之改观。而社会生产力空前的迅速发展,又
推动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上层建筑的相应变化。当然,由于各种客观条
件和主观因素的变化,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不是平衡和直线的。这突出反
映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上。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
段:战后初期至年代初的经济恢复与调整阶段; 年代初至年代初的
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年代初至年代初的经济低速增长阶段; 年代初
以来经济缓慢而不稳定的增长阶段。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另一显著特点,是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
化。战后,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的范围获得更大的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
和资本主义两种世界性的经济制度并存的局面;同时,民族独立国家经济的
兴起,成为世界经济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因而,两种制度、三种力量的
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轨迹
()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轮廓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政治的重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
经济与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在其他国家经济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同时,美国经济却从战争中
获得大发展,大战后初期,居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第二次世界
大战使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仅参战国所花费的直接战费就达到
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费支出的亿美元高出倍,战争造成的
物质损失更高达万亿美元以上。战争还造成了多万人的死亡。①英国
和法国的经济实力由于战争而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年,英国在资
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从%下降到%,法国从%下
降到%。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是战败国,其经济遭受极大的破坏。德国
(西德)和日本的工业生产战后初期比战前分别下降了二分之一和三分之
二;西德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从%下降到%,日
本从%下降到%。其他国家特别是苏联的经济,也遭到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严重破坏。
①王怀宁主编:《世界经济与政治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51 页。
然而,美国的经济情况却与上述情况截然相反。美国远离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战场,没有象其他国家那样遭受到战争的破坏。
而美国在战争过程中长期持“中立”的态度,与交战双方进行军火交易,
从战争中大发横财。因而,美国经济在战争期间不仅没有受到损害,反而迅
速发展,显著地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战争高潮的—
年期间,美国的工业生产竟比战前增长了两倍以上。在—年
期间,美国公司的税前利润比战前的年期间增加了倍,总计达
亿美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美国就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经
济大国,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更占压倒的优势,成为资本
主义世界中的霸主。战前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
产总额的%,出口贸易占%,黄金储备占%。而在战后的
年,美国工业生产上升到占%,出口贸易占%( 年),黄金
储备占%。①
其次,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形成了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欧洲和亚洲许多国家相继摆脱了资本主义体系,走
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的范围,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世界
的面貌。先是在东欧,包括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捷克斯
洛伐克、匈牙利、阿尔巴尼亚以及稍后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国先后建立
了人民民主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