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护理干预.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护理干预.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2/2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护理干预.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护理干预
徐冬梅李娜王岩棠王晶王萍
(辽宁省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 116023)
【摘要】目的:分析透析患者内瘘闭塞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17例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发生闭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血栓形成、低血压、穿刺不当导致内瘘狭窄以及个人的护理不当是造成内瘘闭塞的主要原因。结论:内瘘闭塞的主要原因是内瘘血栓形成和内瘘狭窄,准确评估干体重,及时纠正低血压,提高穿刺技术,加强内瘘的护理宣教,是延长内瘘使用寿命,保证透析充分进行的前提条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222-02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因其创伤小,使用方便且血流量充足而被广大透析患者作为首选,且被称之为"生命线",但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生存年限的延长,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日益增多,内瘘闭塞时有发生,致透析无法正常进行。因此,积极查找闭塞的原因,及早做好防护,对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内瘘闭塞的判定
①瘘侧震颤消失,触之无搏动,听诊器听诊血管杂音消失;②触摸内瘘处搏动减弱或消失;③内瘘处红肿触痛明显;④造瘘处皮肤温度变低;⑤透析时血流量不足;患者内瘘完全闭塞并无侧枝循环形成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内瘘动脉的舒张期血流频谱消失。
一般资料
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8位患者中,发生内瘘闭塞男性8例,女性9例。年龄23~83岁,内瘘使用时间在2~96个月。其中高血压肾病5例,糖尿
病肾病7例,慢性肾炎3例,肾病综合征2例。血流量180~280ml\min,每周3次,每次3~4小时。内瘘闭塞的原因4例反复在同一穿刺点进行穿刺;8例低血压;3例压迫时间过长;2例血管条件差,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显示内瘘血管官腔内无血流信号或少量血流通过。

密切的观察护理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内瘘闭塞,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科透析患者出现内瘘闭塞原因,我们提出以下护理措施。
低血压
低血压在透析过程中发生的机率在25~50%,[1]经分析,在低血压时,血压下降,导致外周循环血量减少,血流缓慢,血液浓缩,容易在动静脉内瘘吻合口处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由于低血压导致患者内瘘处血流量不足,血管在反复抽动的过程中对血管壁造成损伤,血管壁黏膜发生粘连,进而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
[2]在发现动静脉内瘘闭塞后,应及时对内瘘是否震颤进行检查,如果动静脉内瘘震颤现象消失并且患者感到疼痛,应立即采取相应护理方案。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低血压现象,医护人员应及时重视,避免过高的超滤率,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不超过干体重的5%”,确定恰当的干体重和合适的超滤率是稳定血压的关键。如果单次透析体重增长过多,可增加透析次数清除多余的水分,而不是在一次透析中清除水分达到干体重,同时立即停止超滤或减慢超滤、减慢血流速、患者取平卧(头低足高位),输注生理盐水或高渗糖水20~60ml,尽快让患者恢复正常血压,以减少低血压导致的动静脉内瘘闭塞现象的出现,对血液透析治疗造成影响。
反复定点穿刺
正确维护和有计划使用内瘘对减少并发症,提高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