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1
文档名称:

【文学历史类】书海浮槎文丛——读写杂谈.pdf

格式:pdf   页数:10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文学历史类】书海浮槎文丛——读写杂谈.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8/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学历史类】书海浮槎文丛——读写杂谈.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前言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巴金先生的一生与书有着不解的缘分,无论是作为
读者还是作家,在人生道路上,他的欲望和满足、爱和恨、理想和追求、事
业和成功都同书交织在一起。
巴金先生在童年时代就与书结缘。不管是什么书,见到就看,从书中明
白了一些浅显的道理。从母亲亲手抄录并讲解的《白香词谱》中懂得了怎样
去爱人,怎样去“帮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持的人”。一次在姐姐房里看到
的插图本《烈女传》,深深刺痛了生活在爱的海洋中的巴金那颗幼小的心灵,
加之他与家中佣仆轿夫们的接触,使他的爱憎渐渐分明起来,开始愈来愈憎
恶封建大家庭的专制统治。
巴金先生称自己是“五四”的产儿,在“五四”运动时期,他遨游于书
的海洋,汲取着新思想、新文化的养料,懂得了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
爱文学,找到了理想,找到了为之奋斗的事业。光是读书已难以满足需求,
他要把自己心里想的都宣泄出来,于是有了处女作《灭亡》的问世,这使他
放弃了当职业革命者的想法,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完成了人生道路的重要转
折。他的代表作《家》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这部书高举
反封建的大旗,影响了几代人,赢得了亿万读者的心,使巴金的名字蜚声文
坛。也正是因为这些作品,爱神悄悄地降临,一位岁的纯情少女,他忠实
的读者,走进了他的感情世界。长篇小说《寒夜》达到了他创作水平的高峰,
臻于更加成熟的境界。
全国解放后,巴金先生写出了许多歌颂新时代、新风尚的作品,同时还
将自己过去的作品编选成卷《巴金文集》。“文革”中, 卷《巴金文
集》成了“邪书”,是巴金先生被打成“黑桃老”的有力罪证。这使巴金
一度迷惘而不知所措,后来他终于在但丁的《神曲》中找到了自我。“这是
摆脱奴隶哲学的开端。没有向导,一个人在摸索,我咬紧牙关忍受一切折磨,
不再是为了赎罪,却是想弄清是非。”“但丁的诗给了我很大的勇气。读读
地狱篇,想想造反派,我觉得日子好过多了。”他在翻译赫尔岑的《往事与
随想》时,像赫尔岑咒骂沙皇制度那样诅咒“四人帮”的法西斯专政。
随着“四人帮”的垮台,迎来了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巴金先生在总结读
书和写书的经验教训后,提出“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要知道,这句极
普通的话,是需要很大的胆识和勇气才能讲出来的。巴金先生不仅这样说了,
而且还将它付诸行动, 卷多万字的《随想录》是一部讲真话的大书,是
一部反映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灵过程的伟大的“忏悔录”,它道出了巴金
先生积郁心头多年的真情实感,他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他再次
把自己的全部作品编辑成卷《巴金全集》,奉献给广大读者。
晚年,与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巴金先生,将自己花费几十年心血积存下
来的藏书几万册,分别捐赠给了七八家文化单位,他希望这些书不要束之高
阁,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书所选的多是巴金先生谈书的文章,一部分是谈自己的作品,另一部
分是介绍他人的作品,此外,还有谈及他童年求学经历以及回忆师友的部分
篇章。谈及自己的作品,巴金先生非常严格,作品的得失、人物塑造的成功
与否都毫无顾忌地跃于纸上。然而谈到他人的作品,巴金先生则是以正面介
绍为主,不作过多的评判。这里一方面可以看到巴金先生严于律己、宽厚待
人的品德;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主张独立思考、不要被某一本书牵着鼻子走
的观点。“能够看书的读者,他们在生活上、在精神上都已经有一些积累,
这些积累可以帮助他们在作品中‘各取所需’。任何一个读者的脑筋都不是
一张白纸,让人在它上面随意写字。”
今年是巴老文学生涯周年,谨以选编的这本小书作为薄礼,呈献给我
所敬慕的文学大师。
编者
年元月于北京
总序
季羡林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
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
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
也许有人认为,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
饭”一样。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却认为,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事出都有因,不应当
马马虎虎,等闲视之。现在就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谈一谈读书为什么是一
件好事。
凡是事情古老的,我们常总说“自从盘古开天地”。我现在还要从盘古
开天地以前谈起,从人类脱离了兽界进入人界开始谈。人变成了人以后,就
开始积累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是越积越多。禽兽
似乎没有发现有这种本领。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
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人则不然,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而且根据我
的观察,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如物体从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