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程说课
生物化学
08生教:杨俊
1
课程性质和定位
1、课程性质:生物化学是生物系各专业的主干课
课程的目的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实验技术。理解并掌握组成生物有机体的组成、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物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规律及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等,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造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2
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酶、多糖、蛋白聚糖、脂类);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糖代谢、三羧酸循环、脂肪代谢、类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联系与调节);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细胞间信息传递;钙、磷、微量元素的生物化学等生命科学内容。
3
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与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的实际考虑,根据国家教委对专业教学要求的精神,为密切结合教学需要,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1)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酶及核酸等)的分子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
(2)物质代谢(包括糖类、脂类及蛋白质)的代谢变化,重点阐述主要代谢途径(减少逐步化学反应的讲解)、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代谢途径间的联系以及代谢调节原理及规律;
(3)阐明遗传学中心法则所揭示的信息流向,包括DNA复制、RNA转录、翻译及基因表达调控;
(4)概要地介绍重组DNA和基因工程技术
5
教材选用
教材介绍:《生物化学简明教程》,高教出版社,第三版,主编罗纪盛。
6
本文根据生物化学的学科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消除学生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以进行线条性教学和框架式教学为手段,以引导学生树立动态观念和整体观念为关键的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9
具体教学方法
1、精讲法:
2、讨论法:以教师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
3、演示法:在教学手段上,采用课件手段,增加教学容量和直观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4、疑问法:讲到某些知识点多起个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使学生思考,更利于教学。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