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中的“美感经验”.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中的“美感经验”.doc

上传人:ohghkyj834 2015/4/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中的“美感经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中的“美感经验”
【摘要】朱光潜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美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我国最早系统的介绍西方美学的学者之一,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美学,使中国的美学爱好者和研究者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他《文艺心理学》一书中的“情感经验”是其美学思想的本质所在,对我国的美学研究有着重大影响。
【关键词】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美感经验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15-01
所谓美感经验说就是审美感受,这也是朱光潜早期的美学思想的本质所在。他在美学专著《文艺心理学》里对美感经验做了透切的分析:“美学的最大功用在分析美感经验”,美感经验的特点是“形象直觉”,而关键又是和现实保持“心理距离”,要想弄清美感经验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朱光潜认为美感经验就是直觉经验,直觉的对象是形象,所以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如何才能达到形象的直觉呢?关键就是要从现实中脱离出来,站到世界的外面去看世界,也就是保持一种距离去看,对外界保持“心理距离”。到这里朱光潜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名词即“移情作用”,所谓“移情作用”就是既要和现实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又不脱离现实生活的由物及我和由我及物的物我二者相统一的现象。
一、“美感经验”与美
朱光潜在艺术的范围内研究美感经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关于“美”的问题。尽管“美感经验”和“美”不是同一个概念,但二者关系甚为密切。有什么样的“美感经验”才能算是“美”,有什么样的“美感经验”理论就有什么样的“美”的理论,美感世界是一个纯粹的意象世界,“美感经验”产生的情感化是艺术最为本质的特征,也是艺术能够给人以美感的最为本质的因素。
朱光潜前期美学侧重于美感经验分析,即美在意象,很多人把朱光潜这种“美感经验”看作是从心理学层面讨论艺术问题的美学观点,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朱光潜治学严谨,他虽然强调了美感经验的分析高于对美本身的追问,但并不是将美学定位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的。由于中西美学的思维方式、宇宙观念、人生价值取向不同,其内涵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美与美术的源泉是人类最深心灵与他的环境世界接触相感时的波动。各个美术有它特殊的宇宙观与人生情绪为最深基础。”因此,“美”就是情趣意象化或意象情趣化所觉到的“恰好”的快感。“情趣”是美的内容,“意象”是美的形式,“情趣”寓于“意象”之中,而“美”就在于“意象”。
朱光潜的“美感经验”理论另一方面即“无言之美”,比较注重含蓄不露,他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美,不只是美在外在的表现部分,还美在未表现的含蓄无穷的部分。朱光潜认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的,言是琐碎的,意是完整的,且语言文字不能完全准确的传情达意,就算可以,也不是艺术所需求的。朱光潜将“无言之美”作为美学的最高追求,主张自然天成,不喜人雕饰,主张意在言外、情在词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朱光潜认为美学的对象实际上是一个“虚体”,是通过艺术品成就了主客观的统一。朱光潜在前期美学研究中选择了一个“中间地带”作为美学分析的切入点,他深信美学的学科性质只能在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中去找。朱光潜把偏于形式或偏于内容的不同哲学和心理学整合到自己的美感系统中,初步形成了主观和客观、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理论模式。朱光潜受中国传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