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XX信用社(银行)客户授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加强信贷管理,防范信贷资金风险,提高资产质量,根据《贷款通则》、《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授信管理办法》、《XX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咨询管理办法》及《XX省农村信用社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办法(试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授信,是指农村信用社(简称信用社、含合作银行,下同)对客户办理贷款、担保、承兑、开立信用证、贸易融资以及信用卡透支等各项信贷业务的总称。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授信额度,是指信用社根据信贷政策和客户条件对法人客户确定授信控制总量,即确定其能够和愿意承担的风险总量。
第四条本办法授信适用对象为在信用社开立基本账户的非金融类法人客户。授信范围为被评定B级(含)以上的客户、贷款四级分类的正常类或五级分类中的正常、关注类贷款客户及有信用需求的新客户,对逾期或次级以下的存量贷款客户不予以授信,对该类客户的贷款直接进入风险预警程序。新组建尚未投入生产及没有建立财务报表的客户暂不予以授信。
第五条授信形式包括综合授信、单项授信。综合授信是指信用社给予客户两个以上业务品种的授信,单项授信是指信用社给予客户单一业务品种的授信。
第六条实施授信制度,必须遵循先授后贷、主体统一、区别对待、动态调整、权限管理的原则。对授信额度审批权限按《湖南省农村信用社信贷咨询办法》执行。
第二章核定最高授信额度
第七条最高信用额度是指通过客户评价所确定的客户能够承受的各项信用的最高控制余额。
(一)最高信用额度的计算公式为:客户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客户在信用社现有信用余额+×客户有效资产总额-×客户负债总额)×[1-(客户在信用社现有信用余额/总负债)×I] ×客户评级系数
公式中的“I”和“系数”均为可变量。“I”根据客户的应收帐款情况确定,如客户应收帐款中无坏帐,则该变量为30%;如坏帐占应收款的比例在1%-5%之间,则该变量为35%;如坏帐占应收款的比例在5%-10%之间,则该变量为40%;如坏帐占应收款的比例在10%以上,则该变量为50%。“系数”按客户信用等级确定。“AAA”系数为1,“AA”,“A”,“BBB”,“BB”,“B”,“C”类系数为0。
(二)最高综合授信额度按公式测算为负值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为零。对停产歇业半年以上、营业执照、特种行业许可证明无故未参加年审、被注销营业执照、特种行业许可证明或有次级以下贷款及累计欠息余额90天以上的客户,其最高综合授信额度为零。
(三)对B级客户,如果客户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下,发展前景和成长性较好,连续两年盈利,上年度无不良贷款和应付未付贷款利息,对其核定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参照本条第一款执行;其他B级客户,对其核定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与客户年初实际信用总额相比,以额度小的为准,并要制定压缩计划,主动退出,随时进行贷款的回收。
(四)级(含以下)客户,其最高综合授信额度以客户年初实际信用总额为准,并要逐年制定压缩计划,主动退出,随时进行贷款的回收。如年初未占用信用则其最高授信额度为零。
(五)级(含以下)及以下级客户,其最高综合授信额度为零。
(六)对AAA级客户需追加信用额度的,必须采取抵押担保的方式。其他级客户除采取质押贷款方式外,不得突破其最高授信额度。
(七)最高综合授信额度不得超过房地产抵押物变现值70%、非自有抵押的变现值50%,质物现值的90%,保证担保的不得超过保证额的100%。
(八)最高综合授信额度为0或负值的客户应主动退出,对其信用的管理进入风险预警程序,要密切关注客户的动态,尽早采取措施化解风险。
第八条授信额度确定后,应根据客户需求和信用社资产结构状况,确定分项额度,各类分项授信业务必须符合该项业务准入条件和管理规定,且分项额度之和不得超过对该客户的授信额度。
第三章内部授信和公开授信
第九条信用社的授信管理方式分为内部授信和公开授信。
内部授信是指信用社把授信额度作为内部掌握的信用控制限额,从信用总量上控制信用风险。内部授信额度属信用社商业秘密,对外不公开、不承诺、不签定授信协议(或合作协议,下同)。
公开授信是指信用社对符合公开授信条件的重点客户和高端客户,在内部授信的基础上,将部分(或全部)内部授信额度向客户公开。
第十条内部授信额度包括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银行保证等。公开授信额度中不包括固定资产贷款和固定资产性质的其他贷款,在确定公开授信额度时,应从内部授信额度中扣除预计授信期间内客户对固定资产类贷款的信用需求。
第十一条内部授信按内部咨询审批权限批准授信。公开授信的权限集中在省联社,对符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