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四星级普通高中评估指标分项解读1
评估指标
Ⅰ办学条件
评估标准
;
,每班学生不超过50人。
指
标
解
读
普通高中教育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良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因此,创建四星高中的学校必须在区域高中教育的总体规划中明确定位,合理布局,确保可持续发展。
,四星级高中必须独立设置。12年一贯制学校的高中部必须校区独立,师资队伍独立,教学管理独立,并拥有独立使用的运动场所、实验室和图书馆等主要教育资源,高中生在校人数须占学生总数的2/3以上。
独立设置的高中可以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参股举办其他形式的教育机构,但不得有“校中校”、“校边校(师资、经费、设施设备、教学资源共享)”,除中外联合举办的实验班外,没有“校中班(超标准收费的实验班)”。参股举办的独立高中不享受现有星级学校的待遇。如系同一法人代表、统一调配师资、共享教育资源的分校可合并参与评估。
,生源充足、稳定,规模不少于36个班。学生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选科分班后的班级人数按年级计算班级平均人数,但单班人数不得突破60人。班额50人为计划招收的加正式转入的学生数,没有计划外招生,没有不在籍学生。四星级高中既要有一定的办学规模又要讲求教育效益,轨制一般控制在16轨以内为宜,不要盲目扩张,稀释教育资源。
关键信息
1. 区县高中教育布局规划或其他相关文件
2. 近三年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高中招生计划
3. 学籍管理档案资料(包括电子档案)
四星级普通高中评估指标分项解读2
评估指标
I &nbsnbsp;办学条件
评估标准
、生活的需要,并有一定的发展余地;
。
指
标
解
读
四星级高中要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推进素质教育对校舍条件与环境的需要,在三星级高中生均建筑面积13平方米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并正确掌握建设标准,制订学校建设规划。校舍建设要坚持经济、实用、坚固、安全、环保的原则,根据国家校舍建设标准和学校常态规模规划校舍建设,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新建校舍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符合卫生保健要求;有一定数量的必修、选修课专用教室和学科专用教室,满足学生分科后学习、活动使用;教学辅助用房(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计算机室等)能为每个教师、学生提供一个座位,运动场地能满足所有学生课外活动需要;现有设施(天文台、室内游泳馆等)利用充分,能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服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包括教工宿舍(单身集体宿舍)、学生宿舍等生活用房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低于标准10%以上的作不达标处理,在建工程完成三分之二的可全额
计人,在建工程不足三分之二作基本达标处理。
普通高中教育要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坚持政府办学为主,按管理体制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学校建设和负责筹措办学经费。普通高中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相协调。普通高中不得自行贷款新建、改建和扩建学校。
、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政府和学校要确保四星级高中创建学校达到生均23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标准。新建学校一般不少于100亩,并根据需要适当预留发展余地。生均校园面积计算时,不包括校园外教工住宅小区等非教学用地面积。扩充用地的如办理了土地权证但未完全征用到位的土地可以计人生均校园面积。正在办理土地权证但未实施征地的情况可视为基本达标而作有条件通过。生均校园面积不足,只有规划没有任何实施行为的仍作不达标处理。在校生人数按申报前一学期末数计算,如评估当学期新生超过毕业生数量较多则应按实际在校生计算生均资源。完全中学应剔除初中生所占教育资源。
关键信息
、规划设计图纸
四星级普通高中评估指标分项解读3
评估指标
I 办学条件
评估标准
,配置先进,对学校个性发展形成支撑;
“校校通”工程第三层次要求;
、办公设备固定资产不低于3 。
指
标
解
读
、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等设施齐全,配套合理,使用方便;图书馆使用面积不少于1260平方米,管理用计算机不少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