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全省检察机关拟表彰对象先进事迹材料
一、先进集体19个:
1、贵阳市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主要事迹:近年来,贵阳市人民检察院预防局在院党组的领导下,扎实开展预防工作,走出了一条开拓创新之路,市院预防局连续三年被授予集体三等功,一次被授予“集体二等功”;预防局党支部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五好基层党支部”、“创新型党支部”;市院预防局2015年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贵阳市“百佳效能处室”,2016年被评为贵阳市“人民满意的十佳处室”;三名干警被评为全省“十佳标兵”,一名干警被评为优秀标兵,一名干警荣记个人三等功。
一、树品牌、创特色
积极开拓创新,在工作中形成预防“三个品牌”和“十张名片”。
(一)“三个品牌”
一是服务工程专项预防品牌。先后介入25个保障房、8个农民安置房、12个水源工程项目等80多个重点工程,挂牌成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室,建立规范化机制。重点工程专项预防的做法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被高检院、省院、省委办公厅等进行转发,还得到世界银行高官司凯强先生的高度评价,该做法被写入了世界银行白皮书;二是服务企业系统预防品牌。成立了贵阳市国资委监管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导委员会,将市国资委监管的28家国有企业全部纳入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体系,出台《服务企业发展的意见》、《服务和保障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发展的意见》,举办
“服务企业发展—两长(检察长、董事长)论坛”、服务企业发展观摩会。还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进企业“阳光行动计划”,开展“两长”座谈27次,播放微电影132场,开展警示教育讲座152次,警示约谈700余次人,案例巡展50余次,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8800余份,得到企业好评;三是服务基层专题预防品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进乡村”活动,高检院对活动经验进行转发,贵州日报等媒体对活动作了宣传报道,贵阳电视台制作了33分钟专题片进行深度报道,此活动还被市委列入“全市加强群众工作,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该活动的开展和取得的成效多次得到时任省委常委、贵阳市委陈刚书记,时任贵阳市政府市长刘文新等领导批示肯定,撰写的工作简报得到市委办公厅转发,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庞鸿在简报上作出批示。
(二)“十张名片”
乌当区院——多彩预防。预防宣传方式丰富多样,如编纂《乌当区预防职务犯罪剪影》宣传画册,制作微电影《村官马科学》、小品《事情真的搞大喽!》,通过少数民族山歌演唱《预防三字经》等形式进行预防宣传;花溪区院——校园预防。与贵大、财大、中医学院等建立检校预防合作机制,在校园开展廉洁教育课、廉政主题班会等活动,促进校园廉洁文化。南明区院
——民企预防。针对该区民企集中的实际,延伸预防触角,与民营企业宏立城集团开展联合预防,成立花果园片区检察室,形成了“23221”预防模式,促进企业发展。云岩区院——国企预防。针对辖区国有企业较多的实际,将国企预防纳入主要工作议程,分别与辖区12家会议制度,如协助国有企业贵州久联集团开展廉洁从业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协助制定了十九项制度和十项业务流程图。清镇市院——基层预防。在新店镇建立全市首家乡镇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在7个乡镇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基层培训中心等,全面开展基层预防工作。修文县院——组合预防。联合县纪委监察局组成十个预防工作小组,对该县十个重点工程项目开展定点预防工作。息烽县院——流动预防。利用“阳光检务车”设点宣传、播放警示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开展预防工作。观山湖区院——新媒体预防。借助新兴媒体,设立了观山湖预防互动QQ号、微信群、掌上警示教育基地,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开阳县院——生态预防。针对近年来农业、林业、生态领域案件多发的实际,切实开展生态环保领域职务犯罪专项预防,收到了良好效果。白云区院——一体预防。充分运用侦防一体化机制,以案释法,有效实现了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双重效果。
二、重大局,保民生
关注民生民利,积极开展民生资金保护专项工作。搭建
“一个平台”,与农业、扶贫、水务、民政、住建等两级民生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92个,做到信息共享,情报互通;落实“两级责任”,实行领导班子责任制,班子成员包院、包片联系乡镇。推动县级民生资金信息“三公开”、“三报备”,共促进民生资金信息公开899项,摸排职务犯罪线索108件,警示约谈397次;建立“三级联络”,实行检察官联络员和民生资金保护预防志愿者制度,在179个乡镇(社区)设立了检察联络员,设置了检察官公示牌、举报箱,在112个民生部门和1237个村居聘请了2630名民生资金保护预防志愿者,在重点贫困乡镇挂牌建立检察联络室22个;实行“四个同步”,对重点民生项目和民生资金登记造册,实行同步备案、同步监控、同步跟踪、同步预防,督促全市介入93个民生项目开展同步预防,涉及金额5946多亿元,其中市检察院挂牌督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