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文档名称: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 18.第十七章 后现代主义文论.ppt

格式:ppt   大小:2,033KB   页数:6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 18.第十七章 后现代主义文论.ppt

上传人:Q+1243595614 2018/1/2 文件大小:1.9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 18.第十七章 后现代主义文论.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方文学理论
后现代主义文论
概述
20世纪中叶以来,整个世界发生了深刻转变。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科学技术的革新,消费文化的形成,极大地改变了西方社会和文化。第三世界国家反帝、反殖民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以青年、女性、少数族裔为主体的民权文化运动席卷欧美,一大批青年学者加入大学和研究机构,他们不满“富裕”社会的种种弊端,反对越南战争,抗议性别、阶级与种族歧视,向资本主义体制发起挑战。在这样的条件下,尤其是在后结构主义的诸多观念的引领下,催生了许多具有鲜明反思性和批判性的激进思想。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转向”。
关于后现代转向,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后”(post)意味着批判、超越与反思,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有某种剧烈的断裂。后现代主义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源于现代主义运动的弊端和问题,所以后现代主义是与现代主义尖锐对立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另一副面孔,是正在来临的时代的现代性,它不过是现代精神长久地、审慎地和清醒地注视自身而已。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是一种宽泛的说法,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部分,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在文学理论领域的具体表现。开始从性别、族裔、种族、文化冲突、历史真实、生态危机等层面切入文学,由此便产生了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和生态批评等文学理论流派。
第一节波伏娃、肖瓦尔特、克里斯蒂娃
理论背景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争取妇女权益的女性主义运动,这一理论的研究主题包括性别歧视、女性写作、女性阅读与女性文学史等。
其代表人物有波伏娃(1908-1986)、肖瓦尔特(1941-)、克里斯蒂娃(1941—)等。
一、“第二性”
法国女作家波伏娃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又译做西蒙·波娃),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
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评论家萨特的从未履行结婚手续的事实上的终身伴侣。
男友让-保罗·萨特
《第二性》
"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介于男性与阉人之间、所有具有女性气质的人是整个文明。"
——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
主要观点:
在社会属性上,女人被视为男人的附属品,所以她们属于“第二性”;
女性是男性性别歧视的社会化产物;
性别歧视源于社会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
以男性为主导的文学领域,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不是被妖魔化就是被刻板地美化;
波伏娃的结论:
女人的从属地位不是上天的安排,而是男性意识形态建构的产物,是整个社会中男性与女性间政治和文化不平等的写照。只有揭露女性神话的这种意识形态性,认清女性“第二性”的文化压迫性质,转向女性权益的大声呼吁,女性的平等地位及其文学才能合法存在。
二、女性主义诗学
肖瓦尔特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领军人物)
女权运动
女权批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它是一种逆向的政治化解读,旨在从女性经验的视角重新阅读过去的文学经典,批判男性批评话语中被压抑、扭曲的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