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
组织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8 6. 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的方式有哪些?8 7.什么时间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88.如何处理党内外群众反映的问题?89.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应注意哪些问题?90.对发展对象采取个别访谈和座谈会的形式听取意见后,为什么还要进行公示?91.在公示过程中,对诬陷、借机打击报复公示对象的行为怎么处理?92.对群众超过公示期限反映的问题怎么处理?86.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的方式有哪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通常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个别访谈,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即分别找有关人员进行个别了解,听取对发展对象的意见。个别访谈,群众一般没有顾虑,愿意讲真话,效果较好。召开座谈会。即找若干群众集体座谈对发展对象的意见。以座谈会的形式听取意见,可以对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加深了解,有利于统一认识。但个别人员可能会产生思想顾虑,会上不愿发表不同意见。进行公示。这是近几年基层党组织创造的—种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好形式。即将发展对象的有关情况通过张榜、公告等多种形式在发展对象的单位和工作场所等处公布,或以会议的形式向党内外群众宣布。进行公示,透明度高,征求意见的范围广。87.什么时间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一般情况下,在确定为发展对象前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但从实际工作中看,不少基层党组织还根据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方式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时间,党团知识《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以个别访谈和座谈会形式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般放在报上级党组织预审前进行。公示一般也应放在报上级党组织预审前,也可以放在上级党组织预审后、支部大会讨论前
两周左右进行。公示的期限,一般不少于一周。88.如何处理党内外群众反映的问题?对党内外群众反映的问题,党支部要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和调查核实,并根据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如查无实据或与事实不符,不影响其入党。如反映的问题较严重,一时难以查实但又不能轻易否定;或有一定问题,尚不具备党员条件,应暂缓发展。如反映的问题较严重,且情况属实,应不予发展。89.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应注意哪些问题?召开群众座谈会要讲究效果,每次人数不宜过多,注意不要将不同观点的人放在一起座谈,也不要将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