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治疗研究进展.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治疗研究进展.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1/3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治疗研究进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治疗研究进展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治疗
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并独立生活的微生物。结构比较简单,无细胞壁形态呈高度多形性,可为圆形、丝状或梨形,多数成球形,只有三层结构的细胞膜。支原体基因组为一环状的双链DNA,分子量小(仅有大肠杆菌的1/5),合成与代谢很有限。支原体繁殖方式多样,主要为二分裂繁殖,还有断裂、分枝、出芽等方式,可能因缺乏细胞壁造成分裂时二个子细胞大小均所致。同时,支原体分裂和其DNA复制不同步,可形成多核长丝体。支原体对环境渗透压敏感,渗透压的突变可致细胞破裂。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不敏感,但红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及***霉素等作用于支原体核蛋白体的抗生素,可抑制或影响蛋白质合成,有杀灭支原体的作用。与泌尿生殖道感染有关的主要有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生殖支原体(Mg)等三种。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耐药性逐年增加[1],多重耐药也明显增加[2]。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主要是抗生素,随着支原体感染率和耐药率不断增高,传统的经验用药已经不能有效治疗支原体的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临床用药。近年来出现的新一代抗生素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笔者现就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抗生素治疗

由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天然耐药,临床上作用于支原体核蛋白体的抗生素能抑制或影响蛋白质合成,有杀灭支原体的作用,可成为治疗支原体的首选药物,主要有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喹诺***类。合理使用抗生素要求临床上用药前要进行药敏试验。不规范用药可导致支原体耐药率上升,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支原体感染效果好、治疗疗程短[3]。
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是由链霉菌产生的弱碱性抗生素,其抗菌机制是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23S核糖体的特殊靶位及某种核糖体的蛋白质结合,阻断转肽酶作用,干扰mRNA位移,从而选择性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大环内酯类抗菌谱窄,比青霉素略广,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阳性菌和阴性球菌、厌氧菌、军团菌、胎儿弯曲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近年来,由于支原体感染不断增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再度受到重视,但由于该类一些抗生素如红霉素、交沙霉素等在胃酸中稳定性差,胃肠反应大,耐药菌株较多,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二十年来,相继研制成功一系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新一代大环内酯类的特点是口服吸收好,半减期长,副作用小,生物利用度高。贺泉[4]%葡萄糖500ml中静脉点滴,7天为1个疗程,结果38例治愈,%;5例好转,%;%;无效3例,%;不良反应症状轻微。刘成娅等[5]对28例混合感染的支原体***炎采用克拉霉素加外用治疗,对Mh、Uu均阳性及克拉霉素敏感的患者,,连用7天后停药,隔3天后对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结果Mh阴性,Uu仍阳性且克拉霉素敏感者,
×2***外用上药,连上7天;结果支原体全阴18例(64%),好转6例(29%),无效2例(7%)。
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是具有抑菌作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