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胎粪吸入综合症的诊断与治疗
定义:
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是指胎儿在宫内或娩出过程中吸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发生气道阻塞、肺内炎症和一系列全身症状,生后出现以呼吸窘迫为主,同时伴有其他脏器损伤的一组综合征,多见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
病史中往往有胎儿窘迫、产程延长、胎盘功能不全、难产等。
病理生理:
1、胎粪的排出和吸入
胎儿在宫内分娩过程中出现缺氧、其肠系膜血管痉挛,使肠蠕动增加和肛门括约肌松弛而排出胎粪。
缺氧使胎儿出现喘息性呼吸将混有胎粪的羊水吸入器官和肺内,生后初始的呼吸更进一步加重胎粪的阻塞作用。
2、不均匀气道通气
MAS患儿初期肺组织形态学的主要改变是肺不张、肺气肿及正常肺泡同时存在。
①肺不张:部分肺泡因其小气道被较大胎粪颗粒完全阻塞其远端肺泡内气体吸收,引起肺不张,导致肺内右向左分流,发生低氧血症。
②肺气肿:粘稠小的胎粪颗粒不完全阻塞部分小气道,形成“活瓣”吸气时小气道扩张,气体进入肺泡,引起CO2潴留;如肺泡破裂则可发生间质气肿,纵隔气肿或气胸。
③正常肺泡:部分小气道内可无胎粪颗粒,其相应肺泡的通换气功能可代偿性增强。
肺不张、肺气肿及正常肺泡各自所占的比例决定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的严重程度。
3、化学性炎症
多发生在生后24—48小时,胎粪(主要是其中的胆盐)可刺激局部支气管和肺泡上皮引起化学性炎症,导致弥散和通气功能障碍,从而加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4、肺动脉高压
即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重症病例由于严重缺氧和混合性酸中毒导致肺血管痉挛、肺血管肌层增生(长期低氧血症)使肺血管阻力增高,右心压力增加,使血液通过尚未解剖关闭的卵圆孔和(或)动脉导管,在心脏水平发生右向左分流,进一步加重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形成恶性循环。
重症病例由于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多合并脑、心、肾等其他脏器损害。
2、呼吸系统表现: 症状的轻重与吸入羊水的物理性状(混悬液或块状胎粪等)及量有关。
- 吸入少量和混合均匀羊水者,可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吸入大量混有粘稠胎粪羊水者,可致死胎或生后不久死亡。
-一般常于生后数小时出现呼吸急促(>60次/分)、发绀、鼻翼扇动和吸气性三凹征等呼吸窘迫表现。
-少数患儿也可出现呼气性呻吟,胸廓前后径增加,早期两肺部有干啰音或粗湿罗音,以后出现中、细湿罗音。如呼吸窘迫突然加重和一侧呼吸音明显减弱,应怀疑发生气胸。
3、PHN表现(新生儿持续性肺高压):严重MAS常伴有PPHN
主要表现为严重发绀,其特点为:吸氧浓度大于60%,发绀仍不缓解,哭闹或躁动时发绀加重,发绀程度与肺部体征不平衡(发绀重、肺部体征轻),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其收缩期杂音,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和心力衰竭。
诊断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糖、血钙和相应血生化检查;
气管吸引物培养及血培养;
血气分析可出现PaO2降低,PaCO2增高及酸中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