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及信息披露案例及其启示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及信息披露案例及其启示
2001年10月24日,中会计师张为国在国家会计学院开办的"独立董事培班"上就"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及信息披露"做了如下阐述。他说: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今年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从负面来说,以"银广厦事件"为起点,整个社会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穷追猛打,受关联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会计师事务所,从证券市场发展到现在,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人们不仅对业绩差的上市公司,甚至对过去的绩优股都表示怀疑,对所有会计师事务所也产生怀疑。从正面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和披露也因此而受到更大的关注。他指出:
信息问题是上市公司会计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因。因此,今天主要从上市公司会计的特点、财务审计特点、年度报表分析等五个方面来介绍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
(1) 大多数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坐"直通车"而来。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在公开发行股票以前并不是一个股份公司,而是国企在几个月内改制为股份公司;或者由一个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然后申请发行股票并上市。从201X年起,证监会要求公司改制完成一年后才能申请发行股票。但是过去,特别是199
6、 199
7、1998年,有很多公司都是改制、发行、上市在短期内完成,因此我们又把它称为"坐直通车"而来。这跟西方有非常大的区别,也是我们很多公司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的一个根源。
(2) 国家仍处于绝对或相对控股地位。公司治理中的很多问题,实际上最大的是"一股独大"的问题。在国家"一股独大"的情况下,小股东无法行使他的权利。上市公司利用这种股权结构的关系,利用关联交易来操纵利润。国有股的比例,如果纯粹是按国家股来说,这
几年大概都是百分之三十几。但是,由于上市公司是由国企改制而来,所以相当一部分发起人也是国有企业,还有募集法人相当一部分也是国有企业。因此说国有股的持股比例达到百分之六十左右。在首次发行股票的公司中,第一大股东1999年持股比例为5
6.5%,上市后虽有下降,但仍为5
1%。
(3) 流通股比例偏低,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