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3
文档名称:

航空航天医学工程幻灯片.pptx

格式:pptx   大小:5,568KB   页数:1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航空航天医学工程幻灯片.pptx

上传人:yixingmaob 2018/1/4 文件大小:5.4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航空航天医学工程幻灯片.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航空航天医学工程
*内容介绍
(1)特点与任务
(2)医学信号检测
(3)医学保障
(4)生命保障技术
(5)医学专用装备
*胡文东,文治洪。航空航天医学工程学,2013,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1)概述
(2)特点
(3)任务

(1)概述
航空航天医学(Aerospace medicine )是研究人在大气层和外层空间飞行时,外界环境因素(低压、缺氧、宇宙辐射等)及飞行因素(超重、失重等)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的医学学科。

一、航空航天医学工程的发展历史
(一)人类对高空环境的逐步认识
1770年到19世纪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各国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气球载人、载动物的升空试验。当时人们没有认识高空环境会对人体带来危害,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致在升空中发生了人的冻伤、耳痛、意识丧失甚至死亡的严重事故。此后人们便重视和开展高空环境的研究,逐渐认识到低压、缺氧、低温对人体的危害,这是航空医学的萌芽时期。

一、航空航天医学工程的发展历史
(一)人类对高空环境的逐步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是喷气飞机出现后,飞机的性能提高,航行高度增高,速度增快,续航时间延长,出现了由超重、低压、缺氧、低温等引起的医学问题,这迫使各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开展航空医学研究。

一、航空航天医学工程的发展历史
(一)人类对高空环境的逐步认识
航天医学是在航空医学基础上发展的。40年代末50年代初,人们进行了广泛的火箭和卫星的生物学试验。动物实验证明人类可以到宇宙航行后,苏联在60年代初首先载人航天成功。随后研究了人在宇宙飞行的安全返回、失重对人体的影响等,证明人可以在失重条件下有效地工作和健康地生活。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医学也相应地迅速发展。

一、航空航天医学工程的发展历史
(二)针对高空环境的防护
航空航天医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低压缺氧是航空航天中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地球周围包绕着一层大气,大气的固定成分主要是氮、氧、二氧化碳等。,与同样底面积高760mm的汞柱相等,这一压力值即定为标准压力。大气压力随着高度升高而降低。(8000米上空)时,人就会发生减压损伤。

一、航空航天医学工程的发展历史
(二)针对高空环境的防护
飞行中各种加速度对人体的前庭器官是一种刺激,在适宜范围内一般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当加速度刺激频繁、剧烈,时间较长,超过前庭器官的阈值,即可引起运动病反应。运动病有晕船、晕机、晕车、航天运动病等。病因与前庭器官密切相关,丧失前庭功能的聋哑人前庭器官发育不全的人,一般不会发生运动病。军事飞行中乘员晕机的较多。民航客机飞行平稳,座舱舒适,发生晕机的旅客一般不超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