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舌尖上的中国赏析.ppt

格式:ppt   大小:660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舌尖上的中国赏析.ppt

上传人:yuzonghong1 2018/1/4 文件大小:6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舌尖上的中国赏析.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不只是味蕾上的感动
《舌尖上的中国》赏析
参考聂欣如《舌尖上的中国不仅触动了味蕾》社会观察
《舌尖上的中国》于2012年5月14日至5月
22日晚间22:TV综合频道播出, 按照“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以及“我们的田野”分成七集。这是央视推出的首部美食类纪录片, %,第四集收视率最高,%。
文本特色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每一集的主线采取了碎片似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讲述了同一种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这部纪录片用味道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贴近百姓
《舌尖上的中国》是美食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不见“烹饪大师”,不见“美食专家”,更没有“厨艺大赛”,有的是手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吉林“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观者的浓浓思乡之情。正是因为这些,才使这部纪录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感召。
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著名纪录片学者张同道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这部片子之所以火爆,首先在于其选材具有高度的大众性,所谓“食***也”,不分阶层、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物,所以它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也就有了最广泛的观众基础。
张同道说,“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不管是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海外,所谓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最好的东西是故乡的东西,最好的回忆是童年的回忆。《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对美食的垂涎,还有流泪的冲动。“因为爱中国饮食,所以更爱中国。”该片把一批已经不常看电视的“80后”、“90后”又重新拉回电视机前,收到了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没有的效果,也许这是该片的“意外收获”。
中国文化与哲思的延伸
中国有一句俗语——“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强调的不仅是饮食的重要,也传达了中国人的生活哲理。《舌尖上的中国》在传递有关饮食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在讲述中国人的文化和哲思。
纪录片不仅从五味、豆腐延伸到了经世、做人,同时也从饮食延伸到了中国人古老的家庭观念。
流畅叙事与纪实手段的巧妙融合
纪实本是纪录片构成的基本手段,但近年来科教历史类纪录片大量使用搬演手段,纪实方法在这类纪录片中的使用反而让人感到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