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唱感 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ppt

格式:ppt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唱感 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ppt

上传人:zhangkuan14312 2015/4/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唱感 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诗经概况
《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所配曲调不同分为:
(-)风(160)分十五国风
1.《周南》2.《召南》3.《邶风》 4.《鄘风》 5《卫风》
6.《王风》7.《郑风》8.《齐风》9.《魏风》 10.《唐风》
11.《秦风》12《陈风》 13.《桧风》 14.《曹风》 15. 《豳风》。
(二)雅(105) 分二部:1.《小雅》 2.《大雅》
(三)颂(40) 分三部:1.《周颂》 2.《商颂》 3.《鲁颂》
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诗的来源:
采诗说:“孟春三月,群君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民歌、风)
献诗说:古代天子命令朝廷大小官员用写诗的形式表达对君主的看法。(雅、颂)
诗的艺术手法: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大、小《雅》中,尤其是史诗,铺陈的场面较多。
“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
君子于役 
【诗经·国风·王风】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