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浅谈校园里的绰号现象.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校园里的绰号现象.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1/5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校园里的绰号现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校园里的绰号现象
【论文关键词】绰号姓名
【论文摘要】绰号是人的本名外的一种补充名,是一种数见不鲜的语言现象,更加广泛存在于中学校园中,本文试图从校园中中学生的角度阐述绰号的成因、起名的依据和如何正确对待起绰号行为,展开进一步论述。
绰号,也叫外号、混号、诨号等,是人的本名外,由别人根据他的某种特点或生活环境给起的补充名,大都含有亲昵、憎恶、诙谐的意味,是日常生活中数见不鲜的一种语言现象。绰号究竟产生于何时,已难以查考。不过我们认为,它应该很早就活跃在群众的口语之中。据清代赵翼《陔余丛考•混号》考证:“世俗轻薄子,互相品目,辄有混号。《吕氏春秋•简选篇》夏桀号‘移大牺’,谓其多力,能推牛倒也,此为混号之始。”虽然我们不必像赵翼那样,拘泥地认为,这就是绰号的滥觞,但从中可以看出,绰号确实是古已有证的。
人们对绰号做过一些研讨,不过大多局限于历史典籍、文学作品的范围内。本文试图从校园中中学生的角度阐述绰号的成因、起名的依据和如何正确对待起绰号行为,展开进一步论述。
一、绰号的成因
鲁迅指出,绰号“起源,是古的。从汉末到六朝之所谓‘品题’,如‘关东觥觥郭子横’,‘五经纷纶井大春’,就是这法术。”品题即是品评人物的高低、优劣。品题并不等于起绰号,但绰号却来自品题,这是无疑的。如果不对一个人物有所褒贬,似乎是不会有绰号的。绰号可以鲜明起名者、用名者的思想感情。就连文学作品中的绰号,总是凝结着强烈的褒贬毁誉之情。
有的表示赞美崇敬,如:“齐白石”这个名字的新主人是个文文静静的小姑娘,却因为美术奇好无比而受到同学们的称赞。
有的表示亲昵喜爱,如:班上一个女生名字叫做‘酒窝’,她是一个漂亮而且活泼开朗的姑娘,特别爱笑啊,还经常逗同学开怀大笑,常露出两腮不大不小的酒窝。”
有的表示嘲讽揶揄,有个学生叫做贾笑天,眼睛很大,而且常常以此自夸。有一次,老师让他上黑板完成题目,他把题目抄错了位,答得驴头不对马嘴,还以为自己全对,得意洋洋回座位后,同学们发现了他的低级错误,结果都戏称他为“假大眼”。
有的表示憎恶贬斥,有一个同学特别喜欢打别人的小报告,成天没事就往办公室跑,同学们犯了错她也说,不犯错她还是乱说,跑到后来连老师都有点烦她了。大家背后都称她为“二报大队长”。
鲁迅说过:“果戈里夸俄国人之善于给别人起名号——或者也是自夸——说是名号一出,就是你跑到天涯海角,它也跟着你走,怎么摆也摆不脱”。鲁迅以及其他众多的文学作品,都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学们之间,老师给学生起的绰号往往也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毕业之后多年,同学们大多还记得别人的外号而忘了他本来姓名。当然,这一定得是有水平的绰号。
二、绰号的依据
绰号的依据,也同样很多。可以拿人物的外貌形体作理据。这类绰号常是撮取人物的最引人注目的外貌形体上的特征,如:某同学长得白而胖,就被叫成“馒头”。
可以拿人物的特长作依据。这类绰号每每概括了人物性格最本质或最突出的部分,如:数学小王子,作文才女等等。
可以拿人物的特长爱好作理据。有同学喜欢星座测试,因此得到“半仙儿”的绰号。
有从行为方面起的,上课爱睡觉的,人称“觉(教)皇”。
有的从对象的个性或气质方面起名,如特别娇弱的,说话细声细气,动不动生病请病假的,同学们都称她“林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