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经济增长的转型期
石磊
(复旦大学经济系)
。自上而下的动员、各地的恢复性调整和过去10多年积蓄的增长潜力加速释放,使经济增长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达到经济体系所能承载的峰值。强劲的增长反弹、存量结构调整与增量扩张速度的不对称、投资扩张的乘数效应与通货膨胀之间的高度关联,和中央对种种“过热”信号的积极反应,引起经济学界对此次波动作了多角度的判断。我们的问题是:80年代中期以来始终困扰经济稳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通货膨胀都属于增长型膨胀,是否意味着中国当前的经济运行仍在重复80年代的循环程式?在市场具有充分弹性条件下,最终需求扩张一般不会导致持续的通货膨胀或“过热”,而中国的此次“过热”恰恰是由最终需求扩张引起的,对此应作何解释?
一、过渡型经济增长:一种动态假说
,基于对经济增长形态的划分。迄今为止,中国的经济增长从投入产出关系看,都属于数量扩张型的。但根据经济增长对市场的依赖度,1981年前后分属两种数量扩张,前者属粗放式或供给推动型数量扩张,后者属需求拉动型数量扩张。在供给推动型数量扩张过程中,价格是非弹性的,经济增长边界以潜在供给条件为限,由增长本身产生的需求效应不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我们称之为“无膨胀的数量扩张”。在需求拉动型数量扩张过程中,价格是弹性的,并且其限度随需求导向功能的强化而增大;当需求效应不能有效地刺激供给总量和供给结构作适应性调整时,就会逐步异变为通货膨胀。就是说,在计划者不能唯一地决定经济增长水平的制度结构中,即使是最终需求扩张,其效应也是二重的:或者是刺激供给,或者是抬起价格。
:要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必须将需求扩张效应尽可能地引向供给,相对消减其在价格上的反应。经常被使用而又未被明确界定的“常规经济增长”,似可从这一重要信息中获得相对完整的定义:在价格具有充分弹性条件下以有效需求刺激有效供给的经济增长。显然,这是对内涵丰富的“常规经济增长”作了概念上的简化。判断经济增长是否进入常规增长阶段,这一定义本身并未提供具体的可以实证的标准,还应进一步判定经济增长是否具备以下特征性条件:存量结构变动(包括产业升级过程中的趋势性变动和适应性调整)与增量扩张是否协调一致;最终需求—中间需求—总需求的扩张速度与方向同供给数量和结构的调整能力是否对称;经济体系是否具有充分的自我调适能力(包括有效的宏观管理)和行为约束机制;技术供给条件是否相对满足产业升级和需求结构变动的要求。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就是非
“常规经济增长”。
。1991年底以后投资需求的回升、加速扩张、膨胀和收缩,集中暴露了数量扩张型经济增长的弊端。在膨胀阶段,通货膨胀率高于银行贷款利率,负的实际利率(1992年下半年至1993年6月,平均为—5%)刺激投资需求加速扩张,直到实际经济增长率逼近甚至达到潜在经济增长率。①这不仅使收缩阶段和由于正常的存量结构调整产生的闲置资源被充分利用,而且刺激根本不具备进入市场条件的厂商乘势而入,使本来已经趋紧的中间投入品供给出现更大的缺口;通过这一缺口,投资需求的扩张效应迅速作用于价格,并逐步累积成为更严重的通货膨胀。这是膨胀性循环。在紧缩阶段,政府为较快稳定市场供求关系,理顺经济秩序,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行政管制,以强烈的宏观控制信号矫正市场变量,降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这既会引起短期控制成本大幅度上升,也会提高微观部门的短期交易费用。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角度说,政府的这种强力管制,相对于膨胀压力的负效应来说,都是必要的;但为此付出比正常情况下更高的代价,也是必然的。
,进而推论通货膨胀并不可怕(明知经济的增长过速却又不愿意正面承认的学者是否也认同了这一推论?)时,他们所肯定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上述意义上的数量扩张。以“膨胀性循环”为表征的数量扩张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不排斥粗放式数量扩张与需求拉动型数量扩张的严格区别和后者所包含的历史性进步。但是,在此前提下,我们更看重数量扩张对资源存量的超规模消耗,看重数量扩张在需求的强劲拉动下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高度化趋势的抑制,看重在资源存量结构变动严重滞后于数量扩张的情况下,需求扩张效应如何必然地异变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看重通货膨胀率超出国民经济承载能力和社会承载能力时,政府不得不采取的强制性干预所必然造成的控制成本和交易费用的大幅度上升。
,已经发出了强烈的需求信号:要维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