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大波短视频应用后起短视频社区如何突围
——国内短视频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随着Vine和 Instagram大获成功,国内的短视频应用在短时间内纷纷出现,微视、秒拍、以及大红大紫的美拍,还有一大批短视频应用上线,后起的短视频社区面对众多的短视频应用如何突围,我们需要从竞品和新社区自身定位和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国内短视频市场现状
简洁VS丰富:类Vine与类Ins短视频应用基础功能的差异
首先,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以Vine和Instagram为模板的两种短视频类型的功能特点。首先是类Vine的短视频应用,这类短视频应用一般在核心功能拍摄和剪辑上做得非常简洁,降低使用门槛,深度使用下去甚至会觉得有些简陋。而类Ins的短视频应用在拍摄和剪辑上则非常突出,以美拍为例,它有非常多的滤镜、特效以及后期处理功能,媒体性和工具性非常突出。
国内的类Ins短视频应用主要功能
Ins
秒拍
微视
美拍
时间
3到15秒
10秒到60秒
3秒到5分钟
10到60秒
视频滤镜
有
有
有
有
延时拍摄
无
无
有
有
上手难度
简单
相对简单
复杂
相对简单
循环播放
手动
自动
自动
手动
自定义配乐
无
无
有
有
国内的类Vine短视频应用主要功能
Vine
啪啪奇
玩拍
微可拍
时间
3到6秒
7秒
6秒
6秒
视频滤镜
无
有
无
无
延时拍摄
无
无
无
无
上手难度
简单
简单
简单
简单
循环播放
自动
自动
自动
自动
自定义配乐
无
无
无
无
内容VS明星:类Vine与类Ins短视频应用的两种不同运营思路
短视频社交分享,其核心是让好友和好友一起玩起来,这样用户生产内容制作视频的心理门槛才会降下去,得益于大部分都是好友的视频,消费内容认知成本以及机会成本也会降下去。
Vine官方只对热门用户做一个实名认证,在这个社区里,每个人都是一样重要。能不能成为社区明星,靠的只是你的作品质量。作品是王道,精致的作品是年轻有创意的用户最看重的东西。
在用户完成打开Vine的第一步的探索之后,各个标签的热门排行榜开放给用户点击,让用户完成基于个人兴趣的探索。此时用户时间线上的内容,完全取决于自己发现的有趣内容。
而以Ins为模板的短视频应用,一般以个人、明星为中心出发,以微视和秒拍为例,在用户没有关注任何内容时,主页上会自动充填社区内推荐的视频。这些视频一般是明星、美女、风景、达人讲笑话。
这可能会让刚完成注册进入应用的用户有些困惑:时间线上的人我并不认识,他们分享的年夜饭,唱的歌跳的舞都可能都不够吸引我,讲的笑话也是微博上的老梗,这些内容散落地放在了各个频道里,刷多了让人感觉这个应用的内容有些无聊且杂乱。
主动地拍VS被动地看:类Vine短视频社区更能刺激优质视频资源的产生
从内容生产的角度看,过了使用这种便捷的短视频拍摄的兴奋期后,用户没有太多动力去持续拍摄,相比照片而言,优质视频依然生产成本很高。最终会导致短视频内容在数量上比不过图片,在质量上也不可控,难以产生有持续传播力的短视频。
从内容消费的角度看,移动媒体内容的短小和碎片化已经让不少人养成了碎片式、浅阅读的习惯,而图片以及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