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个人所得税计算培训PPT.ppt

格式:ppt   大小:251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个人所得税计算培训PPT.ppt

上传人:qsrkmc24 2018/1/7 文件大小:2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个人所得税计算培训PPT.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个人所得税计算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现行个人所得税在计算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时,需区分不同应税项目,分项进行费用扣除,即根据所得的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定额、定率和会计核算三种扣除办法,以某项应税项目的收入额减去税法规定的该项费用减除标准后的余额为该项应纳税所得额。
(一)费用减除标准
、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中,“成本、费用”,是指纳税人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损失”,是指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减除必要费用”,是指按月减除800元。
、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 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每次收入的确定
,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以一项特许权的一次许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如果转让时取得的收入是分笔支付的,则应将各笔收入相加为一次的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其他所得,均以每次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三)其他有关规定
,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所得为有价证券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以人民币为单位。所得为外国货币的,应当按照填开完税凭证的上一月最后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依照税法规定,在年度终了后汇算清缴的,对已经按月或者按次预缴税款的外国货币所得,不再重新折算;对应当补缴税款的所得部分,按照上一纳税年度最后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 工资、薪金所得
: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800或4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对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劳动分红、年终加薪的计税问题对上述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可单独作为1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由于对每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在计税时已按月扣除了费用,因此,对上述所得,原则上不再减除费用,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款。但如果纳税人取得奖金收入的工资、薪金所得不足800元的,可将奖金收入减除“当月工资与800元的差额”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应纳税款。
(2)特定行业职工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问题为了照顾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因季节、产量等因素的影响,职工的工资、薪金收入呈现较大幅度波动的实际情况,对这三个特定行业的职工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可按月预缴,年度终了后30日内,合并其全年工资、薪金所得,再按12个月平均并计算实际应纳的税款,多退少补。其计算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