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真题绍兴.ppt

格式:ppt   大小:62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真题绍兴.ppt

上传人:yzhlya 2018/1/7 文件大小:6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真题绍兴.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浙江省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

·案例分析·
主讲人·老袁
答题方法
主体分析
内外因分析
辩证分析
关键信息分析
阅读技巧
基础知识储备
概括技巧
最高效率
案例一:上海2010年真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和谐现象,如贫富差距拉大问题,社会保障缺位问题等,这些社会问题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要关注社会公平,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国家重大路线、方针和政策,就促进社会经济民生和谐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全面而深远的稳健部署。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前我国出现的哪些经济和政治现象?
2、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应该如何确保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案例二:
2013年7月1日起,浙江11个地级市主城区永久关闭活禽交易市场。这些地方的市民,以后得买冷鲜鸡吃。这些冷鲜鸡肉安全吗?好吃吗?郑继伟副省长和省农业厅、省卫计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带头先尝尝。
禽流感以后,公众纷纷谈“鸡”色变,面对着这样一个公共卫生事件,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却用自己一顿午餐告诉了大家“吃鸡是安全的,大家要有信心”。副省长带头吃鸡,彰显的就是官员干部的垂范表率作用。
反映了那些经济和政治现象?
下一步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案例三:2011年湖北真题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特大地震引发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物质泄漏后,“食用碘盐可抗核辐射”的传言不胫而走,“江浙沿海海水受污染,将停止产盐”等衍生传言加剧了人们的恐慌,导致我国多地疯抢食盐,引发“盐荒”。3 月中旬以来,平常堆满货架的食盐突然成了紧俏商品,许多地方大小超市碘盐脱销,闹起“盐荒”,食盐属政府专营、统一定价的商品,但“盐荒”让一些商贩趁机哄抬盐价,原来只卖 元一袋的食盐涨至 10 元一袋。一位老年妇女说:“碘盐能不能防辐射,我不知道,但是人们都在抢购,如果自己没买,终归有些不放心。”1. 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产生“盐荒”的主要原因。(5 分) 2. 你认为有关部门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10 分)
案例四:中共中央政治局2009年5月22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将“问责”制度纳入党的纪律条例,第一次规定出问题不仅要问责行政负责人,更要问责党委负责人,也是第一次对被“问责”官员“复出”作出明文规定。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对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执行有力,绝不允许各自为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
1、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问责机制的的理解。
2、结合材料,政府应如何开展问责机制。
案例六: 张某是公司新上任的小领导,正好有一项目需要招标,张某就主动和上级领导打电话汇报,表示自己会组织安排这一项目。领导在电话里没有明确回复,张某以为领导默认了,就开始着手准备这一事宜。因为这个项目要涉及很多部门,而张某自己部门的资源还不够,所以就组织了其他部门的人员一起参与此事 。但是最后这个项目没有成功,因此同事们的情绪都很低落,都没有了士气。一次会议上,张某的上级领导在当面就此事当面批评了张某,说他汇报不详,擅作主张,导致公司资源浪费。而张某却极力反驳是领导对此项目不够重视才造成这样的结果。这样也导致张某在公司的影响极其不好,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非常紧张,进而也影响了他后来的工作 
1、 根据以上材料,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张某失败的原因
案例七: 小王是杭州某服装公司的外贸业务员,2011年12月底,经朋友介绍,上海某知名服装公司希望聘用他,在经过多轮面试之后,2012年1月,公司确认招聘小王,并发来了录取通知书,小王当日便予以回复,之后小王在原先的杭州公司递交了辞职通知书,并赴上海做了体检,并租好了房子。2月9日,小王来上海公司报到,却被告知公司撤销了此项目的开放,所以不再录用小王。小王无法接受,将上海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交通费,体检费,房租费,违约金等。 
1、 请结合材料,说说法院是否该接受小王的赔偿要求?为什么?
2、 上海公司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
案例八:马某建房时占了张家的地,张家便找马某讲理。马某不但不讲理,反而依仗自己人多势众,声称自己是劳改犯并动手打了张某。张某气愤异常,决心报复。某日,张某见马某的小女儿(13岁)独自一人在地里干活,认为报复的机会来了,但又怕自己伤害小孩会负责任,便叫来自己13岁的儿子和14岁的侄子,说小孩打人不犯罪,叫二人去打死马某的女儿,为自己出气。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