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普通心理学课件第二章第三节.ppt

格式:ppt   大小:229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普通心理学课件第二章第三节.ppt

上传人:xunlai783 2018/1/7 文件大小:2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普通心理学课件第二章第三节.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认识过程 第三节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
心理学界对意识(consciousness)的理解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
广义的意识概念认为意识是赋与现实的心理现象的总体,是作为直接经验的个人的主观现象,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知:指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与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情:指情感,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意:指意志,是指人类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精神状态。
狭义的意识概念则是指人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程度,或者说是指广义的意识概念中知、情、意相统一中的意志部分。按照狭义的意识在行为中的倾向可分为对外的外在意识和对内的内在意向两种。
外在意识是指人们在行为中大脑对外界事物觉察的清醒程度和反应灵敏程度,人们在睡眠时外在意识水平最低,在注意力高度凝聚时外在意识水平最高。
内在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表现为欲望、愿望、希望、意图等。意向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一定的反应,因而是一种行为倾向,或叫做意图、意动。
通常意识清晰度最高的状态称为注意,相当于意识的注视点或意识点。意识的注视点周围,被同时意识到的领域,称为意识野。注意力或说是意识点愈集中,则意识点周围意识野的清晰度将愈降低。
“意识”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一般意味着“清醒、觉察、注意力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以用语言报告出的一些东西,如“对幸福的体验、对周围环境的知觉等”;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志支配的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个连续体。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1、睡眠
2、梦
3、白日梦
4、催眠
催眠
1、催眠是一种意识状态。“似睡非睡”的催眠状态下,是一种高度受暗示性的状态,个体的思维、语言和活动室在催眠师的指示下进行的,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2、由于个体间受暗示的程度存在差异,所以有些人容易被催眠,有些人则很难。
3、对催眠的解释: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的观点;意识功能分离或功能弱化的观点。
二、无意识
无意识是相对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常见的无意识现象包括:
无意识行为:有时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已经自动化的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
对刺激的无意识: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时间,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追随耳”实验。
三、注意
(一) 、注意的含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二)、注意的特点
1、指向性
指向性就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2、集中性
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深入下去。集中性使个体的心理活动不仅离开无关事物,而且对无关的活动进行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