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9
文档名称:

旅馆建筑方案设计《建筑设计原理》.ppt

格式:ppt   大小:10,352KB   页数:1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旅馆建筑方案设计《建筑设计原理》.ppt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8/1/7 文件大小:10.1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旅馆建筑方案设计《建筑设计原理》.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音乐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相互促进作用初探
作者单位:贵阳市第十八中学
作者简介:姜兰女(1981-)贵阳人中学二级教师)

目的:探索音乐教学的新方法,为构建先进学校文化,建设学****型学校探索新途径。
方法:随机抽取生源相近、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时间相同的班级分为实验班组和对照班组各6个。通过考试、
比赛、实践与创新、情感的表达和德智体美劳的综合表现对比单纯教学组和实验组的效果。
结果:经t检验,P<,单纯教学组和实验组的效果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结论:音乐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和继续探索研究。
关键词:音乐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5千年的历史底蕴,建党90年的风雨征程,建国60年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各个时期的歌曲记录着那段历史,浓缩了革命和探索的艰辛,蕴含着爱国主义的情怀,传承着美好的希冀,穿越历史,历久弥新。
但是随着各种思潮的冲突,社会上和人们的心理也有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冲突,尤其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少年学生,会吸取各种思潮,如果只是把音乐教学单纯的以音乐的表现形式传授,那就失去了音乐的内涵。
值学校提倡构建整体学校文化,建设学****型学校的背景下,就音乐教学的新方法做一些探索。研究过程如下:
方法:◎定义:告诉学生音乐是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理想,反映生活,继承和传播文化和故事的一种艺术载体。并且告诉学生爱国主义就是人们对于自己的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及为她的独立与富强而斗争的献身精神。
◎分组:三年来随机抽取生源相近、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时间相同的班级分为实验班组和对照班组各6个。
实验班组:深入讲述歌曲背景,意义,作者的生平,深情的演绎,讲述感受,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真正融会贯通。对照班组:按照大纲要求简单讲述后教学并达到音乐表象的成功。
◎检验:通过考试、比赛、实践与创新、情感的表达和德智体美劳的综合表现。

准备:教材、大纲、历史书、词曲作者生平、光盘、多媒体。

过程:在现实教学中通过古今中外的爱国主义歌曲和背景知识介绍,使得学生对原本觉得枯燥的爱国主义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不但重温了历史,了解了背景,知道了所以然,还能真切的体会了音乐本身蕴含的文化和思想、情感,陶冶了情操,受到了真正的艺术感染。从而在音乐的学****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素质教育上得到提高。
比如通过《保卫黄河》表现中华儿女反侵略反帝国主义、同仇敌忾团结一致的精神,通过《义勇军进行曲》体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唱支山歌给党听》感受党的恩情,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学****革命者的豪迈气概,通过《游击队歌体》会革命的艰辛,通过《八月桂花遍地开》体会谁是最可爱的人,通过《翻身农奴把歌唱体》会农奴翻身做主对恩人的感激,等等。

结果: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后统计:实验班组6个班课堂秩序好、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教学效果好,对照班组6个班课堂秩序较差,教学效果较差。
表 1:班级组音乐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相互促进作用比较
经t检验,P<,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表明结合教学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教学。
结论:人是社会的,又是归属于国家的,纵观古今中外,爱国主义都被用音乐来表达和传承,而音乐也在表达和传承音乐中得以完善、升华和具有了最强的生命力。爱国主义和音乐就像船和浆一样,船离开了浆就划不快,浆离开了船就失去了重要的存在意义。所以爱国主义和音乐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音乐离开了爱国主义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完整性,失去了部分重要的共鸣的基础,而爱国主义脱离了音乐就失去了一种表达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爱国主义教育和音乐教学都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以往的孤立的教学中没有明确的相关性,在我党大力提倡建立学****型政党,学校提倡建立学****型学校的大潮中,经过总结前辈和同事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比较,证明通过有针对性的爱国主义教育与音乐教学有机结合实现了1+1>2,陶冶了学生和教师的爱国主义情操,使教师领会到为谁教,怎么教,教什么,学生体会到为谁学,怎么学,学什么。使得音乐这种人类特有的情感艺术穿越时空、穿越历史、穿越人与人心灵的隔阂,真正成为表达感情,传播真善美的载体。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问题:如何更有针对性的实施结合教学,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扩展。并且把成果大力推广是未来的主要问题。
展望:在科教兴国方针的指引下,我国教育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面对复杂的历史阶段和国际环境、社会环境、各种思潮碰撞的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历史的责任,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在最神圣、最重要的岗位上,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因循守旧,不能按部就班,否则就不能与时俱进,就害了我们祖国的未来,我们要教出热爱国家、建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