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老僧见一只蝎子在水流中挣扎,迅速将其捞起,怎奈,被蝎子刺伤。次日,这位老僧又遇一只蝎子在水流中挣扎,不假思索,又迅速将蝎子捞起,又被刺伤。路人不解,问:大师为何不吸取教训?如此毒蝎,由它去吧!老僧曰:蝎蜇人乃天性,不蜇人,失其性,非蝎也;佛救苍生于水火亦乃天性,不施救,失其性,非佛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分细则]
(1)材料的中心含义:这则材料的主要含义主要是通过老僧的行为和语言来表现的。而他的语言,是对他行为动因的一种注解。因此首先要抓住老僧的作为和语言来立意。
角度一:老僧坚持救蝎子,不因被刺和路人的不解而改变,由此切入,可提炼出以下观点:
①行善不需要理由(或讲条件),不能因怕受损失受伤害就拒绝行善。但泛泛论述什么是善良及善良的意义,在立意上应属于二类下。
②做人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操守、本心等等,不能因外在环境的不利(或外在压力等)而改变甚至放弃。泛泛论述“宽容”“坚持”“持之以恒”等归于二类下、三类立意。
角度二:从老僧关于天性的论述来切入,可以得出以下观点:
③尊重其它事物的天性,不苛责于人;顺乎自己的好的天性,不随波逐流。泛泛论述天性的意义,顺应天性等二类以下立意。将“本性”泛化为一切精神、品质甚至非精神层面的东西,立意上归于二类下、三类。
角度三:从老僧救蝎子的结果来切入,结合路人的问话,可以提炼出以下观点:
④行善也要看对象,讲方法。(或者说,行善要理性)。不适当的善行,不仅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伤害,甚至有可能是养懒与纵恶。认为好人不能做的归入三类立意以下。
角度四:如果从蝎子的角度来立意,也是可以的。从蝎子被救却反刺老僧,结果受到路人指责这一角度来切入,可以得出以下观点:
⑤做人要知恩图报,决不能忘恩负义甚至恩将仇报。
角度五:从路人的言行来切入,可以得出以下观点:
⑥莫作袖手旁观者,更不要对那些见义勇为者加以阻挠或讽刺。
(2)作文打分办法:这次一测作文评卷,我们像高考一样,采取的是分项分等打分。内容项,表达项,特征项各占二十分。然后每项的二十分又分为四个等级。五分一个等级。
一篇作文,先看立意是否准确;如果准确,结合着内容是否丰富,材料运用是否得当,能否表现中心等可以确定为一或二类卷,内容偏离中心的,可归入三四类中。
二看表达。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就要从二类卷入手。语言简洁优美或生动形象或富有生活气息或富有感染力,可以在表达上给高分。但不主张只关注语言形式,见到排比比喻就打高分,要看语言自身表情达意的效果。如果有五个病句以上,或者连续出现不同的错别字五个以上,表达上可归入三类卷。如果结构上有重大缺陷,或者字体过于潦草,或者病句多得难以卒读,可以归入四类卷。
三看特征。立意深刻,或内容丰富,或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或在构思上有创意,就可以在特征方面打高分。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有一方面即可。特征分一般在内容和表达项的基础上进行浮动,高低一类或同类打分,但不能跨类。
[考点解说]
材料来自网络:
公交司机救人被反咬留得清白全凭运气?
据8月28日中央电视十三套新闻报道,江苏南通一位老太太在公路上摔倒,好心公交司机停车救人,老太太反而说是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