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家庭教育
第一篇
行为与习惯
案例一:如何让孩子爱吃饭
奇奇3岁了,每到吃饭时间总是不好好吃饭,一小碗饭得吃一个多小时,几乎每一口都要费一番周折才能吃进去。他妈妈、爸爸和奶奶每天为孩子吃饭用尽了招数,连哄带骗,软硬兼施,一会儿承认给他买什么东西,一会儿夸他多么好。一会儿又大声训斥要求他必须张开嘴。整个吃饭过让人看着都痛苦。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想着办法地折磨,以延缓家长对他的逼迫。一会儿要玩具,一会儿要爸爸喂、一会儿要妈妈喂、一会儿又搞得家不得安宁。
专家解析
孩子的正常食欲被当下物质和时间都比较充裕的大人好心地破坏了。当孩子表现出不爱吃饭或不爱吃某种东西时,你千万不要说出这件事,更不要因此教训他,就装作不知道,该让他吃什么,就把东西拿出来;甚至要找机会故意用语言来暗示他很喜欢吃这个。
应对策略
第一点:家长改变态度。
在孩子吃饭问题上态度平淡,吃多了不表扬,吃少了不批评,这个问题始终平和愉快,让孩子不再因为吃饭问题而感到有压力。孩子拿起饭碗时心理上轻松,才有产生正常食欲的欲望。
用心膳食
一、合理配膳
每日膳食要使食物种类多样化,各类食品合理搭配。
二、膳食巧搭配
(一)粗细粮搭配;
(二)米面搭配;
(三)荤素搭配;
(四)谷类与豆类搭配;
(五)蔬菜五色搭配;
(六)干稀搭配。
三、细心烹调
由于幼儿的咀嚼能力尚弱,肠胃消化能力尚差,食物宜碎、软、细、烂,不宜喂食粗硬的食物,如腊肉、香肠、硬豆粒等,并少吃油煎炸的食物。2岁以后可逐渐吃些耐嚼的食物,肉、菜可以切成小丁、小片、细丝。
3岁以前,要去骨、去刺,枣去核。不宜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如酸、辣、麻的食品。
四、进餐次数
1-2岁每日可进食5次,3+2,以后逐渐改为
4次,3+1,每次间隔约4小时。
家长的责任
1、形成以科学为指导的“家庭食物圈”;
2、安排好正餐之外的“点心”,
3、创造和谐的餐桌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