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采油三厂防硫化氢安全措施实施方案
一、目前现状
我厂共管辖花土沟油田、七个泉油田及狮子沟油田,红柳泉油田四个油田,三年内(2007、2008、2009年)先后在四个油田进行H2S普查6次,总共检测出含H2S井115口,%。其中花土沟油田共检测出H2S井70口,含量大于200ppm的有19口,有5口井套管气中H2S含量达到了915ppm(S3-2-3井、花XN4-35-3、花N5-2-4、花N5-2-3、花S1-57),,七个泉油田共检测出含H2S井15口,H2S含量大于200ppm的井有4口,最高达到了636ppm(七5-12),狮子沟油田共检测出含硫化氢的井28口,含量大于200ppm的有5口,硫化氢含量最高达到了798ppm(狮深8斜1)。红柳泉油田检测出含H2S井1口(红115),含量达到158ppm。同时H2S气体也存在于上述油田的原油储罐等生产流程中,同时也随着原油进入集输管道、联合站、乃至花格管道和格尔木炼油厂。
由于H2S气体是一种神经毒剂,也是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不仅能对人员造成伤害,严重时能造成呼吸麻痹而窒息死亡,而且能对井下管柱、地面生产设备、管线产生硫应力开裂,缩短使用寿命,严重时可造成生产设备失效。
为做好防H2S安全生产工作,我厂为联合站、采油生产单位、维护大队等单位配备了H2S气体检测仪,以及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防护装备,同时在花土沟联合站、集输站、集转站等硫化氢危险区域安装
了固定式监测报警系统,确保实现对硫化氢气体的有效防范和事故应急救援。并在现场设置了相应的警示标志,制定了防H2S安全注意事项及H2S中毒应急预案等来加强员工教育及演练工作,提高员工防范意识和技能。
尽管采取了以上措施,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消除H2S中毒风险(人员在花土沟油田、七个泉油田及狮子沟油田等油田进行储罐检尺取样、原油拉运、受限空间作业、生产维护、井下作业等日常工作以及原油天然气泄漏等情况下都有可能接触到硫化氢气体,导致中毒事故的发生。),而且不能有效保护我厂井下管柱、集输管网和设备,可能缩短我厂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更不可能避免硫应力开裂引起的设备生产失效,如果对H2S气体的产生熟视无睹,更有可能对下游设备设施造成损伤,引起巨大经济损失。
签于安全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采油三厂决定立项开展油田H2S危害及防治研究,以科学落实防范措施,规范指导H2S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控制H2S风险。
二、研究项目开展情况
在油田公司的支持下,经前期咨询筛选,采油三厂与成都理工大学联合开展了《采油三厂油田H2S危害及防治研究》项目,并于2009年12月份完成研究内容通过了项目验收。
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不仅查明了采油三厂H2S的分布规律,而且研究清楚了我厂H2S的生成机理基本上是由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所致,可见H2S产生是由于地层原因,无法控制,只能通过地面添加与H
2S反应的化学药剂才能有效去除H2S气体,为控制H2S风险,项目通过80次实验室试验,筛选出适合我厂的H2S处理剂TEM-10-15A/B/C一个系列三种药剂,并于2009年8月和9月份进行了两次现场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第一次试验是按照合同要求,做1~2口高含H2S井的现场去除试验,以验证实验室配伍药剂现场应用的有效性,试验人员主要由成都理工大学罗陶涛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