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豆汁儿情深深几许.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豆汁儿情深深几许.doc

上传人:花双韵芝 2024/3/26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豆汁儿情深深几许.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豆汁儿情深深几许 】是由【花双韵芝】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豆汁儿情深深几许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豆汁儿情深深几许提起北京美食,有个重口味的东西颇有名气:那就是豆汁儿。豆汁儿里面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分,夏日解暑,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祛暑除燥。冬日驱寒,四季皆宜。那让很多人退避三舍的酸臭,是绿豆乳自然酸化的结果,没有这个味儿,就失去了豆汁儿独特的魅力。然而,即便如此,北京的豆汁儿近几年还是登上“外国人不能接受的中国美食”排行榜。颇受争议的豆汁儿啊,可谓有人视之为蜜糖,有人视之如***。老北京小吃的精粹老北京小吃,是咱北京的京粹,传播着北京城的历史和故事,诉说着老北京人漫长悠远的岁月。而最能体现老北京小吃特色的,首推豆汁儿和焦圈。闲暇之余,您不妨走进老北京豆汁儿店,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坐下,看着窗外的街景,一口豆汁儿,一口焦圈,一口咸菜,独斟慢饮,酸香咸脆,那真的是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享受。究竟是谁发明的豆汁儿已经无从考证,资料记载,早在辽、宋时,它就已经是民间大众化的食品了。它本是绿豆用水发酵,经过研磨,制作淀粉或粉丝之后的下脚料。传说当年的老掌柜觉得倒掉可惜,就把它熬熟了白送给买淀粉的客户,没想到味道甘美,竟然很受欢迎。豆汁儿颜色灰里泛绿,喝起来酸里带臭,味道很是独特,这让有的人不敢恭维,难以下咽,而有的人却流连其中,难舍难离。《燕都小食品杂咏》中有一首诗,写的很有意思,“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甜酸各一瓯。”还有一个笑话说,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老北京,就把他打晕了,然后灌豆汁儿,要是起来就骂街,这人肯定不是北京人;要是起来就嚷拿焦圈来,那绝对是北京人。竟然迷上这一口儿我是原宣武区胡同里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对豆汁儿有深刻的印象。那时候,胡同里经常有小贩推辆双轮车卖热豆汁儿,车上放几个装咸菜的小坛和一个桶式砂锅,里面盛着熬好的豆汁儿,锅下有炭火保温,锅边挂着一把槟榔勺。小贩高亢的一嗓子吆喝声,“甜酸――豆汁儿”,甜酸俩字拉长了音,顿一下,半天才喊出后半句――豆汁儿,立马就招来了热闹,各家各户端着盆的、举着锅的大人孩子争相来打,三分钱一勺。我家老爷子特爱喝豆汁儿,每听到那熟悉的叫卖声,就让我赶紧放下手里的活, 去打上一锅,生怕人家走了。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也想尝尝啥味,记得头一口抿到嘴里后,觉得有点酸,有点甜,还有点馊臭,那种味儿极难形容,后来慢慢喝了几口后,觉得还能接受。就是这几口,颠覆了我以前的主观臆断,不再把它和泔水相提并论。后来,喝的次数多了,竟然迷上了这一口儿。“文革”中有很长一段时间,不知是买卖本小利微,还是忙着“闹革命”,胡同里卖豆汁儿的难觅踪影了,这让我和家里人有点没着没落的。为了这舌尖儿上的美味,也为了家里人的口福,我打听到东直门外长途汽车站附近有一家生产豆汁儿的厂子很有名,便利用周末骑上自行车,硬从南城的菜市口骑到东直门外。那时候市场上还没有卖塑料桶的,厂子也不提供包装,打豆汁儿的得自带暖壶。您想,这自行车把要是挂上两暖壶豆汁儿,再骑上二十多里地,辛苦不说,也得有两下子技术。后来,有了可乐、雪碧的饮料瓶子,就方便多了。不久,因为城市改造,这家厂子搬到了北新桥二条现址,为了打豆汁儿,我又追到了北新桥。生豆汁儿打回家,熬豆汁儿就是老妈的任务了,这可是个慢工活,必须小火慢熬,还要用勺子不断搅动,千万不能开大火,一开大火豆汁儿就熬泄了。那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焦圈,但咸菜,辣椒油还是必须的,烤好了窝头片,就着热豆汁儿,辣咸菜,穷人家的饭食也别有一番风味。因为好这口儿,我搜寻着“喝友”,您别说还真碰上过豆汁儿迷。一次饭局上,一位南方某厂的领导竟然也喜欢这口儿,特别让我惊奇。他说每次来京出差,都要跑到天坛北门的豆汁儿店喝上两碗。我问他啥感觉?他只说了两个字“够味儿!”我纳闷儿,这“够味儿”,是指豆汁儿保存不当变馊了呢?还是夸这豆汁儿发酵好,味儿纯正地道呢?不喝豆汁儿就不算老北京当然,对豆汁?翰恍家还耍?甚至嗤之以鼻的也大有人在,就是咱们北京人也有很多喝不惯的。我单位里一位同事,也是北京人,不但一口不喝,还针对喝豆汁儿这事说出一大堆难听的话。我本想跟他理论理论,指摘他“没这福气”,后来一想,其实也不怪他,说句公道话,不是咱北京胡同里土生土长的,没有真正融入老北京日常生活的人,很难适应这种奇特的东西。何况,这喝豆汁儿还有不少的讲究,不注意这些讲究,就更难下咽。比如必须趁热喝,必须吸溜着喝,必须边喝边就咸菜、焦圈等等。作家梁实秋先生曾写道,“我小时候在夏天喝豆汁儿,得先脱光脊梁,然后才喝,等到汗落,再穿上衣服。自从离开北平后,想念豆汁儿不能自已。 ”这些话不仅说出了喝豆汁儿的趣事,更真切地表达了老北京人对于豆汁儿的偏爱!话说回来,咱们北京美食当然不止豆汁儿,比如北京烤鸭,从知名度,从色香味,那真的是扬名四海。但要说到真正具有北京地方特色、反映北京独有的历史文化、更大众化、平民化的小吃,我觉得,还真得属豆汁了。老舍先生就曾说过,不喝豆汁儿,就不算是老北京。如今,北京的四九城有不少卖豆汁儿的小吃店。盛夏来了,正是喝豆汁儿的好时节,我这个 78岁的老北京,建议您方便之时,畅快淋漓地去喝上两碗, 祛暑除湿,健脾开胃,也是对久而弥香、纯正京味的豆汁儿,抒发心中的一种情怀吧!(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