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居环境概论》读书报告
《人居环境概论》读书报告
自从来到清华大学建筑系开始,似乎就不断的有老师和同学在耳边提到“人居环境”这个名词,但是本科阶段懵懂的我对“人居环境”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认识,知道人居环境不仅仅是建筑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问题,记得曾经选过几门和人居环境有些瓜葛的课程,向系统的学习这么学科,但是听过课之后却令我更加的迷惑:究竟什么是人居环境,怎么研究人居环境,老师的课上讲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棰”几乎什么都有,几乎什么都要考虑。在我的观念中,又似乎觉得人居环境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能解决的问题。
但是,看了《人居环境概论》这本书之后,我的思想终于清晰了。原来自己的认识并没有什么错误的地方:“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是围绕城乡发展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因此我们称之为‘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而不是人居环境学。”“在研究方法上进行融会贯通的综合研究,即先从中国建设的实际出发,以问题为中心,主动地从所涉及的主要相关学科中吸取智慧,有意识的寻找城乡人居环境的新范式(paradigm),不断地推进学科的发展。”这是吴良镛教授写在本书前面的一段话,读到了这段话,我立时觉得眼前清晰了起来,这是很长时间都没有听说过的说法了,以前受到的理科的训练,都是要讲究简化、建立基本模型、对某些东西忽略不计……一句话,要把复杂的世界别的简单,但是这里给我们提供的则是一个更加实事求是的做法:复杂的东西,就应该用复杂的方法来解决。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很早以前老师说过的一句关于读书的很简单的话:“书要由厚读薄,再由薄读厚。”其实不光是读书,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由复杂归于简单,又要由简单回到复杂。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的后半段,提到了钱学森先生所提出的开放的巨系统的观念,这更加令我觉得兴奋,第一次看到自己一直以来近乎直觉得的观念,被权威人士述诸笔端,并且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可,这使我对自己的(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学习和生活方式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动力。
人居环境是解决人的问题,科学上别的问题都可以简化,但只有人的问题是无法做简化的,其实也许从哲学上来讲:人研究自身,无论是生理还是社会还是任何的其它方面,都是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的,所以用简化的方法,或是抓住主要矛盾的方法都远远不能达到人自身所要求的程度,虽然现在人居环境科学,也不可能达到完美,但是总是比原先的简化更近了一步的,是更有勇气正视现实的态度。
个人偏见,以现在各个学科的发展水平足以创造出一个比较舒适的人居环境,就如同,以现在地球上的全部生产力,足以解决地球上全部人口的温饱问题一样(但是实际的情况是让人触目惊心的),没有做到的原因,只是因为彼此之间缺乏无私的纯理性和客观的合作。这是上天赋予人类的弱点,这弱点在“巴比伦塔”的建设过程中已
经被人类意识到了,但是至今仍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痼疾,也许有朝一日会成为导致人类灭亡的绝症。
但是在这本《人居环境概论》中,我却看到了希望:虽然只是人类社会的一小块领域,但是却有人提出了各个学科的深度合作,这是最让人觉得大有希望的事。
我认为人居环境科学中的那个“s”是可以推广到一切和人有关的领域当中,不仅仅局限于人居一门学科。虽然这样做也许会导致一切事物的复杂性和不可知性以及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