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在暗波实验室楼内二次开挖地下室工程,地下室面积为298㎡,平面为异型,基底标高为-、-,电梯基坑为-,集水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筏板基础,筏板厚度为500㎜,地下室外墙厚度为400㎜,顶板厚度为500㎜,去地下室设有一部楼梯,一部电梯。
工程特点
本工程设在暗波实验室楼内,土方开挖及回填难度较大,设计要求,开槽的底标高应满足结构板底标高,且到达老土。开挖后未到达老土,须开挖直到老土或到结构主体基底。本工程基底标高变化较多,且按45°放坡。部份土方开挖须人工操作。在楼内施工所有材料须人工运输。所以造成施工很大难度。
施工方案
施工顺序
定位放线→验线→土方开挖→钎探→验槽→混凝土垫层→防水保护墙砌筑→底板防水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防水层→基础放线→底板钢筋→底混凝土→墙体钢筋→墙体支模→墙体混凝土→顶板支模→地下室外墙防水-→地下室部份土方回填→首层底板垫层混凝土→-500㎜以下板梁支模→地下室顶板首层底板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
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
挖土方采用2台反铲挖土机,根据现场场地及施工安排,基坑四周均采用放坡,坡度为1:,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大开挖,人工配合清除基底预留土层。开挖条件,开始自南向北开挖。采用反铲挖土机,3辆翻斗运土车。
土方开挖具体步骤:
先放坡底线,经复测及验收合格后开始开挖。
机械挖土方一步开挖到位,预留20cm土层人工清理。
在开挖至距离坑底20cm以内时,测量人员抄出30cm水平线,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小木楔,在基坑内抄若干个基准控制点,拉通线找平,并且预留3-5cm土,待钎探完成后在清理至设计标高。
钎探
(1)基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表面修理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根据图纸绘制钎探探孔平面布置图。
(2)本工程钎探探孔布置采用梅花布置,机械打钎,钎锤重10公斤。
(3)钎探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打到基底土层下2100mm时,将钎杆拔出。
(4)按钎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清楚,再经过打钎人员和技术人员签字后归档。
(5)根据钎探结果,在钎探布置图上标明土质软硬情况,请甲方、监理、设计、勘察、使用单位等联合验槽,遇有持力层与勘察不符的即与有关方面制定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基础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钎探完后进行基槽验收。
回填土施工
当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完后,即可进行土方回填。回填用的土方采用粘土,含水率应为最佳含水率(由试验确定),土中应无杂质和有机物。
(1)土方回填前要求事先抽掉积水,清除淤泥和杂物;防水分项工程已经过监理验收合格。
(2)土方回填土方时,应分层均须仔细压实。
(3)土方回填须配合土方检验人员,分层夯实并及时检查,并且及时做好实验工作。
(4)填土应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备地堆重或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沉落密实,当填土用机械分层夯实时其预留下沉高度,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5)土方回填时注意保护地下室外墙防水层及聚苯防水保护层。
土方回填施工要点
(1)回填土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土虚铺厚度不大于30cm,按设计要求,分层厚度不大于250cm。为了保证灰土回填质量,在外墙上设皮数杆,每步填土夯实后报验检查,合格后进行下一层回填。同层施工缝按规定留踏步槎。
(2)每层土铺好后,采用蛙式打夯机及配以人工及时打夯。
(3)填土前用仪器测定土的含水率。确保土的含水率在最优的含水量范围内,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
(4)填方一般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进行。
(5)蛙式打夯机在打夯之前,由工人对填土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夯打,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打夯不留间隙,一个房间内的行夯路线由周边开始,然后再夯向中间。
底板钢筋绑扎
⑴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底板受力情况,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⑵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
⑶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梅花形摆放。
⑷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间距为1m左右的马凳筋或钢筋支架,在马凳筋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扎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
⑸由于基础底板受力的特殊性,上下层钢筋断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⑹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