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听高金英报告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听高金英报告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8/1/11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听高金英报告心得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听高金英报告心得体会

2009年11月6日至8日在郑州九中我们听了高金英老师的报告。高老师的报告,带给我的是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洗涤。感动之余,我不禁扪心自问:与这些名师相比,自己做得如何?现就高老师的报告谈谈自己的几点反思与体会。
一、我的课堂教学,是否也是如此的精彩?
现在回想起高老师的报告会,印象最深的是掌声不断,笑声迭起。一位年近六十岁的老太太,硬是深深地吸引了全区千八百名教师的眼球,那时那会,无人抱怨时间怎么过得如此慢,没人惦念怎么还不结束?高老师以其独特的魅力,牢牢地抓住了每一位听众的心。我想,高老师的幽默、风趣、智慧,是这场报告成功的主要因素。一个个幽默的小笑话,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但笑过之后,留下的是思索;一个个精辟的小故事,让大家感动得潸然泪下,但哭过之后,留下的是沉思。
听了高老师的报告,我不禁反思我的课堂教学。试问:我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的精彩吗?我的课堂教学,是否也能够引起所有学生的注意?我的课堂,每位学生都觉得有趣吗?我的教学,孩子们都认可吗?
现在想想,课堂上经常会有学生在桌洞里偷偷地摆弄笔、摆弄手,当初我还为此大声斥责,此时真是感到惭愧,要不是老师的无能,学生岂会去摆弄那些看似毫无任何乐趣的小东西?现在想想,多少时候学生在课堂上透过窗子,对着天空发呆,也许此时他正在想:怎么还不下课呢?
……
大家都说,小孩子喜欢年轻、漂亮的老师。但听了高老师的报告,我想我们应该更正这一说法:学生喜欢的是幽默、风趣、有智慧的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想我势必潜心修学、锐意进取,以高老师为榜样,做高老师那样的教师,尽快提高自己的人气指数与魅力指数!
二、我的班级管理,是否也是富有价值性?
高金英老师身上有着太多的头衔,但我想对她最好的定位首先她是一名班主任,一名出色的班主任。作为一名班主任,她对班级管理的良苦用心,她对学生们的循循善诱,不能不让人佩服。从“咸菜风波”到“羽绒服事件”再到“汽车上学生们的让座问题”,让我们认识了一个麻辣的高老师,她严厉的质问、高分贝的斥责,让人顿时感到台上的这位老太太是如此的真实,她不是高不可攀的专家,而是一个生活中的班主任!
老师们,想想我们的学生:休息日,遇到了老师,有几个会主动、有礼貌地与我们打招呼;多少老师在抱怨:乘座公共汽车时,学生看见老师,非但不让座,索性将头扭向一旁,来个眼不见,心为净
……对于这种种现象,我们做了些什么?是否像高老师那样,该出手时就出手,痛痛快快地将心中的不满与愤怒全盘脱出?何为教育,教人、育人,如果长此下去,我们培养出来的岂不是一群白眼狼?
说起班主任,高老师她不是普通班的班主任,她的班里收留的是一个个家庭困难、有坎坷经历的孩子们。如今我当班主任已有七年了,我深深地知道什么样的孩子不好带,什么样的孩子不好管?有故事的孩子,不好带;有经历的孩子,不好管。如果处理得不好,他们就会成为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生”。但是,听了高老师的报告,这些担忧不复存在,我们有理由相信:高老师所带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都有着乐观的人生态度与美好的人生理想。如果生活曾让他们伤心、流泪过,那么上天也同样是仁慈的,让这群孩子们认识了高老师,同样他们也是幸运的!
记得,我刚毕业那年,校长曾对我说:“做老师,一定要做班主任!
”二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让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学生如手指,根根连着心”是我从教以来的始终不曾改变的准则,而今天,我将高老师作为我今后班主任工作中永远的榜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我所能,倾我所爱,教学生一年,想学生十年;教学生五年,想学生五十年,让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变得有价值,努力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三、我的从师生涯,是否也是满载幸福感?
听高老师做了一天的报告,台上,她提到学生们时的神采飞扬;讲起学生们的小故事时的津津乐道;说起如何与学生们一起拼搏时的滔滔不绝……不禁给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她是一名幸福的教育者。
看到台上的高老师,我不禁在心里问自己:我是一名幸福的教育者吗?
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住上漂亮的楼房,开上了豪华小汽车,但是人们却又在不停地问:我幸福吗?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21世纪评价各个国家人民生活得好与不好,已经不是过去简简单单GNP(国民生产总值)一个标准,还要看GNH,就是国民幸福指数。我们国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调查,数据显示,当时我们国民的幸福指数只有64%左右。一九九一年再次参加调查,这个幸福指数提升了,到了73%。这得益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提升和很多改革措施的实施。但等到一九九六再参加调查时,发现这个指数下跌到了68%。不知,今天如果我们再来参加调查,我们的幸福指数会变为多少呢?
对于幸福,我一直认为幸福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