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100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doc

上传人:ainibubian1313 2018/1/11 文件大小:1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毕业论文(设计)
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
学生
指导教师
专业会计学
学号 140101092059
20 年月

摘要
会计信息是一种经济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我国长期以来,由于会计工作秩序不佳,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表现形式及对社会的危害;并从会计制度不完善性,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性,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及素质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严格执法,建立有效的监管约束机制,提高人员素质,强化监督部门责任等方面的措施,以确保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信息信息失真会计监督
目录
摘要 II
1前言 1
2 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 1
无意失真 1
无意失真的内容 1
无意失真的特点 2
故意失真 2
故意失真的内容 2
故意失真的特点 2
故意失真的类型 3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3
会计确认的失真 3
会计计量的失真 3
会计记录的失真 4
会计报告的失真 4
审计报告的失真 4
3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4
法制观念淡化,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有法不依 4
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差 4
企业管理部门、企业领导人的非法干预 5
监督力度不够 5
4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5
易造成社会*** 5
导致税收和国家资产的大量流失 6
资产账实不符 6
5 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6
加大执法力度 6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6
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惩处机制 7
健全会计监督体系,强化监督部门的责任 7
6 结论与建议 8
后记 8
参考文献 9
1前言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主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有关企业状况的信息,它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会计数据。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赖以决策的基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正确与否。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能否真实、全面、及时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成果及财务状况,而真实性作为会计信息的本质属性,它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资料所承载的经济信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全球化和规模化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显得尤为重要。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进行合理决策与改善经营管理,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与建立规范有序的经济秩序。然而,近几年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变得比较严重,出现一些企业虚报会计信息的现象,它干扰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追求真实的会计信息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中所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论文是研究我国所面对的一些会计工作秩序不佳的现状问题,并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表现形式及对社会的危害进行分析;从会计制度的完善性,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性,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及素质等方面具体分析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严格执法,建立有效的监管约束机制,提高人员素质,强化监督部门责任等方面的措施,以确保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2 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
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无意失真和故意失真两种类型[1]。
无意失真
无意失真是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非故意的过失,财会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在会计核算中发生各类失误。无意失真是指基本会计信息的控制人员由于职业道德,专业素质等内因以及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等外因的影响,造成的对政策法规理解不透,运用相关条款不当或财务处理错弊而导致的报出会计信息与实际信息不符。因此,无意失真也称会计错误。
无意失真的内容
无意失真的主要内容包括: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对会计政策的误用。
传统会计的核算错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纯技术层面的原因,如会计核算进程中的重记,漏记,串账,笔误,借贷方向错位等错误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有些错误与会计人员的熟练程度有关,如果其业务水平和熟练程度低,就会发生较多的错误;也有些错误与其熟练程度并无直接联系。从人的生理角度看,财会人员在大量的业务面前,难免会由于疲劳或大意而发生一定比例和一定数量的差错。
无意失真的特点
无意失真并非出于故意,而且从客观后果上看,经办人员并没有从中获益;无意失真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