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信息公开: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着力点.doc

格式:doc   大小:160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信息公开: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着力点.doc

上传人:yixingmaoh 2018/1/11 文件大小:1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信息公开: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着力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信息公开: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着力点-新闻学
信息公开: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着力点
刘丹
【摘要】慈善组织是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关怀的公益组织,在缓解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保障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但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慈善组织被物质化。随着近年来我国慈善组织一系列丑闻的不断爆出,其体制行政化、外部监管主体、内部管理机制和政策法规等问题在信息公开方面陷入了困境。本文着力于从加快慈善组织改革、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加公开透明度、引入慈善信息公开的第三方监督机制、保障公众的信息公开救济权和加快信息公开的法治化进程等方面构建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对策。
关键词 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信息公开
慈善组织通过募捐的形式,把一定的资金或财物集中起来分配给有需要的人,是一种非营利性组织。但是,自2008 年发生汶川大地震以来,慈善组织在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丑闻的爆出。“郭美美事件”不仅把中国红十字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导致其社会公信力急剧下降,从而引发公民对整个慈善行业的不信任。
慈善行为本是人们自觉自愿的承担社会责任的善行,其出发点不仅出于对慈善组织的高度信任,也是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公众向慈善组织捐赠的不仅仅是财物,更多的是对慈善组织的信任。慈善组织的负面行为势必会造成公民对其的负面看法,而公众一旦产生不信任的想法,势必造成社会公众慈善行为的骤减。而公民对慈善组织的不信任大都来自于慈善组织不公开透明的内部环境,要重拾公众对于慈善组织的信心,其公益慈善行为需要在开放开明的环境中运行。
一、慈善行为需要更加开放开明的制度环境
所谓慈善行为,是指慈善行为主体在一定慈善理念的指导下,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出于自觉自愿的原则,做出向社会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的行为。
制度环境是慈善组织正常运行的基础,而善行需要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进行,这样人们才愿意通过慈善行为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而公开透明的制度环境则是慈善组织生存的根本和生命力。慈善组织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其组织行为需要政府在政策环境上给予引导和支持,政府干预过多、繁杂的慈善组织注册登记制度等都是慈善组织公开透明的阻碍因素。公开透明的环境可以增加公众的信任度,而封闭不公开的环境将导致慈善组织举步维艰。慈善组织需要开放的制度环境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公益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十分必要
2013 年,国家推行的社会组织注册登记制度改革,慈善组织突出以往双重管理体制的藩篱,带来公益慈善组织纷纷“洗脚上岸”的热潮①。但是,慈善组织依然面临一系列制度障碍,比如公益组织工作人员的薪酬低下,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及其他各种总支出不得超过当年基金会总支出的10%。这就意味着:如果当年基金会的总支出是100 万,那么所有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及其他各项支出的费用要维持在10 万元以内,这种比例通常在北京只能维持10 人左右的一般收入水平。这意味着,再出色的公益人才的收入也不能达到平均收入水平,大大降低了人们从事公益事业的热情。
2、优化慈善组织税收优惠的法律政策
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规定,只有公益性捐赠才能享受税收的优惠政策。我国目前尚且没有一部正式的法律对慈善组织或公益性社会团体作出统一的界定和认定。实践中,公益性社会团体的范围只包括基金会和社会团体,以民办非企业单位形式登记的慈善组织并未被列为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申请的主体。属于公益组织,但不属于公益性社会团体的社会福利机构也不能申请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这使得慈善组织的登记注册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要想切实保障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行为,必须要优化慈善组织税收优惠的法律政策。
3、构建慈善组织与政府部门在救助中的合作互动机制十分重要
和政府救助审批程序繁杂时效相对较长,且救助成本高昂救助效率低的运作机制比较起来,慈善组织则显示出低救助成本高救助效率的优势。政府救助对于相对稳定的社会救助,例如贫穷、就业率低的问题,政府有着自己的一套运作程序,且能很好的应付问题。但是现实情况是,在社会救助的实践中,总是会发生一些突如其来例如地震、海啸这样的突发性灾害,靠政府层层审批的救助机制显然难以积极应对,这就需要慈善组织积极参与突发性灾害的救助,提高救助的效率和应急救援水平,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事实证明,建立政府和慈善组织之间在社会救助领域的新型合作关系,能使政府和慈善组织发挥其各自所在领域的优势,充分利用政府的资源和信息,慈善组织的高效率,取长补短,这样才能达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有力帮助。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
以上三点充分说明,我国慈善组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受到各种封闭式制度环境的限制,它们已经严重阻碍了慈善组织信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