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艾德莱斯绸古老飘逸的一抹绚烂-旅游管理
艾德莱斯绸古老飘逸的一抹绚烂
文/杨丽琴图/韩连赟
有一种花,专属新疆,那就是“布谷鸟翅膀花”,维吾尔语称之为“玉波甫纳卡娜提古丽”。然而,此花非花,却是一种丝绸,一种新疆维吾尔族女性老少皆爱的标志性服饰的织锦面料——艾德莱斯绸。维吾尔人用充满春天气息的布谷鸟的翅膀上的花纹,浪漫、形象地比喻艾德莱斯绸轻若行云、薄如羽翼的品相,真是恰切极了。
“艾德莱斯”意为“扎染”,“艾德莱斯绸”意即“扎染绸”,即“扎经染色的丝绸”。在中亚地区最大的巴扎——乌鲁木齐大巴扎,纹样古老神秘而富含“艾德莱斯元素”的披巾、领带、双肩包、运动鞋、家居饰品等,令人怦然心动;在一些反映新疆风土人情的大型舞台剧目中,面料为艾德莱斯绸的演出服饰,总是夺人眼球;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单秀梅用艾德莱斯绸制作的小毛驴等手工布塑,作为广受热捧的旅游纪念品,蜚声海内外。
艾德莱斯绸的“色”是“无限色”
艾德莱斯绸主要分为黑、红、黄、多色调综合四大基本类型。近几年又新开发了蓝、绿两个色系,但始终都以黑艾德莱斯绸最具特色,其织造历史也最为悠久,民间称之为“安集延艾德莱斯”。安集延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个城市,历史上曾有大批乌兹别克人迁到和田定居,被称为“安集延人”。至今还有不少和田人在自己名字后面缀以“安江”(安集延昵称),表明自己是乌兹别克人的后代。那么,黑艾德莱斯绸为何又叫安集延艾德莱斯绸呢?众说纷纭。有说这种图案原本传自乌兹别克斯坦,也有说这是和田艾德莱斯绸经过了乌兹别克斯坦工匠改进,还有说这是因为和田的安集延人普遍爱穿这个色。
总之,无论何种类型、色系的艾德莱斯绸,都是围绕图色的无穷变化谋篇布局。
花卉、枝叶、樱桃、蜜桃、香梨、苹果、葡萄、无花果、巴旦木,耳坠、项链、戒指、手镯、宝石、流苏、梳子,热瓦甫、都它尔、手鼓,镰刀、斧头、锯子、铁锤、棒槌,牛角、栅栏……凡与维吾尔人日常生活息息关联的花木、水果、饰品、乐器、工具等,经过艺术化的变形处理,皆可入选艾德莱斯绸的图案。而最令人叫绝的是,艾德莱斯绸所有的纹样,都“活”在织绸匠的记忆里,任凭艺人们信手编织,黑白、碧翠、青黄、宝蓝、桃红、柳绿,色色清新,层次感、过渡面参差错落、疏而不乱。
更称奇的是,艾德莱斯绸所独有的图色是无限延伸型。
一块颜色与另一块颜色交接处,没有明显的分界限,完全吸收染液的浸润,形成自然色晕,就好像采用了水彩画的干擦画法,用干笔擦过一样,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虚虚实实、浑然一体。大红变红,红变浅红,浅红变粉红,粉红变杏白,渐进渐变,自然过渡,若有若无,交相辉映。
艾德莱斯绸的“光”是“神之光”
著名评论家韩子勇曾称赞木卡姆“自由的散板‘木凯迪曼’如同阳光下抽动的艾德莱斯绸,一片耀眼,展现在恬静而广阔的沙漠和绿洲中。”
其实,关于艾德莱斯绸耀眼光芒始源何处,新疆民间素有一个“神之光”的传说。
在诗与音乐为主宰的阿曼尼莎汗时代,沙漠中的一座城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织绸少女,她织出的彩绸就像她窈窕的身姿一样倾倒了城里的贵族和贫民,也倾倒了过往的商贾和游客。可是,面对蜂拥而至的求爱者,她要么捻着丝线轻轻摇头,要么倚着织机微笑不语。没人能理解她心中到底想些什么,她也不理会周围人们对她的种种猜疑,始终沉静地坐在织机前忙碌着。有一天,少女劳乏后在护城河边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