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议中职会计课课堂教学改革.doc

格式:doc   大小:17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议中职会计课课堂教学改革.doc

上传人:yuzonghong1 2018/1/12 文件大小:1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议中职会计课课堂教学改革.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议中职会计课课堂教学改革-旅游管理
议中职会计课课堂教学改革
苏鸿雁
培养具有较强综合实践技能的,应用型的会计人才和财务管理人才,就要改革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会计专业的实践性,完善实训教学基地,改革考核方法,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传统的会计教学是以教师讲、学生练为主要教学模式,甚至是教师以唱独角戏或是填鸭式、满堂灌的形式展开教学。因此,很多学生对会计课失去了兴趣,甚至有学生慢慢变成了学困生。而中职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技能的基础人才。这种综合实践能力不仅仅是具有一般的智力技能和创新技能,更应拥有操作技能和动手技巧。
一、改革课程设置
(一)穿插从业资格考试课程
为了中职学生能够更好地达到多证毕业的目标(如除毕业证外的会计从业资格证、普通话证、计算机操作员证等),应从课程设置上入手。目前,中职学生除了要完成中等职业学校的必修课程外,还应穿插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课程,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满足学生在就读期间就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愿望,从而为他们以后顺利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科课程渗透活动课程
而活动课程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以学生掌握技能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注意知识、技能、态度的整合性和协调性,能帮助学生毕业实习工作时尽快适应会计岗位。
(三)设置阶段实训课程
在课时上,将总课时分为理论课时和实训课时两部分,理论课时注重该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实训课时专门用于技能的系统训练。将理论与实训二者紧密结合,使学生的实际技能在理论指导下层层递进,从而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创新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起点低,社会实践少,加之学制短、学习时间有限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会计课教学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有其独特的教学模式。
(一)课程分岗模块化
课程分岗模块化克服了传统学科型课程教学的不足,具有相对独立性、完整性、灵活性和应用性。课程结构模块化改革后,每个模块都是一个职业技能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每学完了一个模块,就等于增加了一种职业技能。目前,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模拟实习一条线。日常教学突出理论学习、法规和制度学习,而忽视岗位操作技能训练。
根据会计专业课程的特点结合模块化课程的特点,本人将会计专业主要课程模块主要分为理论模块、知识模块、技能模块、岗位技能模块、综合技能模块。理论模块为了解掌握相关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知识模块为熟练掌握会计核算具体内容和方法;技能模块为熟练掌握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专业技能;岗位技能模块为熟练掌握各会计岗位的职责、业务操作程序及实际操方法;综合技能模块是在岗位实训的基础上,模拟小企业和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及完整的会计操作方法。
(二)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其实质是理论联系实际,教育联系生活实践,学以致用。“教”应注重因材施教;“学”应提倡自学;“做”应强调注重实践。会计专业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为了提高教的效果,应强调做中教,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我们要从培养目标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学生动手训练,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