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南阳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对西峡县五里桥镇等9个乡镇创建
省级生态乡镇的预验收报告
2015年9月,我局组织专家及县(区)环保局等有关人员,对西峡县五里桥镇等9个乡镇的生态创建情况进行了预验收。现将这9个乡镇的基本情况、现场核查情况、指标达标情况以及我局的预验收意见报告如下:
一、西峡县五里桥镇
(一)基本情况
五里桥镇地处城郊,环抱县城,总面积222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289个村民小组,,南水北调支流灌河、丁河及八选河在此交汇,林地面积19200公顷,%。目前已初步形成东有恐龙蛋化石群遗址、南有国家级寺山森林公园、西有万亩猕猴桃生态示范观光园、北有石门湖、将军岭、五眼泉等自然人文景观。多年来,五里桥结合新农村建设、星级集镇创建、南水北调水源综合治理、国家旅游卫生园林创建及美丽乡村等建设,大力实施生态镇创建工作。止目前,全镇已创建市级生态村22个,覆盖率100%。201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15亿元,财政收入突破4600万,全市经济实力综合排名第三。
(二)现场核查情况
五里桥镇政府从2010年着手创建工作,镇政府组织召开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动员会,对创建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制定了领导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按照《规划》和省级生态乡镇考核指标要求进行逐条逐项对照,针对城镇基础设施、居民区卫生、环境等问题,制定了阶段性目标任务。镇里自筹资金建设城镇安全供水、排水、垃圾清运、道路交通、环卫、清洁能源入户,道路照明等基础设施,2012年先后在16个村开展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及环农工程建设,建生物制肥厂1个、垃圾收集分捡站4个、人工湿地4个,垃圾机动、电动三轮车100余辆,垃圾清运车5辆,中型垃圾箱200余个,垃圾筒近1000个,并在各村配备了3—8名不等的保洁队伍,镇财政统一拨工资,2013年,镇政府又在老君店村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镇级垃圾处理场,实现了从垃圾收集---垃圾分捡---垃圾清运---垃圾填埋的全方位统一。目前,城区村垃圾全部纳入县环卫局管理,偏远村生活垃圾有镇城建中心负责清运。2013年争取资金3500万余元对黄狮、孔沟、曹岗、封店、前营进行了路面拓宽提升、垃圾排污配套、店面住户升级改造和绿化广场游园创建等诸多方面的全方位的综合改造。2014年拿出近300万元对涉及河道200米的13个养鸡场和9个养猪场进行了依法拆除,并对河道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了集中处理。目前,垃圾收集有人管、生活污水排湿地、群众健身有去处、文化长廊满是墙,生态宜居彰显。
(三)指标达标情况
对照《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中的15项指标,各有关部门均出具了相关证明材料,经核查,五里桥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达到国家卫生镇有关标准,公共设施完善。城镇建成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镇环境地表水、气、噪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重点污染源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8%以上;污水处理率达70%,;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6%以上;宾馆餐饮业90%以上使用的是电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使用清洁能源农户的比例达到78%以上;农产品有机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比率占62%以上;%;%,辖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综合提升。
(四)预验收意见
五里桥镇能够按照省级生态镇申报管理规定和创建标准要求,因地制宜地开展创建工作。领导重视、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群众参与积极配合,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推动了镇域经济和乡镇面貌的全面发展,使五里桥镇成为环境优美、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为一体的生态乡镇。五里桥镇提交的相关资料基本能够反映当前乡镇创建的工作亮点,准备材料真实可信。经现场核查,五里桥镇提供的申报材料符合《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的要求,各项指标均达到了上级要求,具备了验收条件,市局同意上报申报材料。
二、西峡县石界河镇
(一)基本情况
石界河镇地处西峡县北部,距县城69公里,,辖9个行政村75个村民小组,人口10799人,耕地面积3200亩,%。该镇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菌(袋料香菇)为主的特色农业和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开发“两轮驱动”的发展局面。在“生态大镇”创建上,多年来,石界河结合生态农业、新农村和生态宜居小集镇打造等工作,大力实施生态移民搬迁、“两争一迎”活动、农村清洁家园等工作, 201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3亿元,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20万元,镇域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现场核查情况
石界河镇政府从2014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