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2024年大班数学教案集合[10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34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年大班数学教案集合[10篇].docx

上传人:wawa 2024/4/21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年大班数学教案集合[10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年大班数学教案集合[10篇]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大班数学教案集合[10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大班数学教案集合[10篇]大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知道顺数时逐一增加,倒数时逐一减少。 。 ,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 ,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惯。 活动建议 ,复****五以内的顺数和倒数。 ,小狗过桥,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顺数与倒数的规律:是数十数字,一个比一个大,倒数十数字一个比一个小。 观察桥的特点,这座桥有什么特点? 上桥和下桥时分别走了几级台阶?数字有什么变化? 小狗上桥时是从一数到五,数字一个比一个大,这叫顺数。下桥时是从五数到一数字,一个比一个小,这叫倒数。 ,接着数。 小狗拿到气球,可是她的气球飘到了城堡里。他来到城堡前。 你们看城堡前有几级台阶?他是按照什么顺序走过去的? 城堡的门开了,里面有好多扇门。城堡的主人告诉他,他的气球,藏在其中一个门里,让他按照顺序来找一找。 4接着游戏,通过练****巩固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 小狗拿到气球要回家了,在路上路遇到了很多障碍。我们来帮一帮他看怎样才能越过这些障碍物。 (引导幼儿按顺序进行数数) 活动反思 《数高楼》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词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数高楼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点鲜明,表现为歌词简单,多重复,富有动作性。歌曲有唱和念白两部分,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一层楼、二层楼……层层叠叠是高楼),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更是吸引幼儿主动学****的积极因素。歌词中有个别词组句子幼儿不太容易理解,如:“白云来回走”“全在云里头”“答数没法求”,为此在学唱歌曲时,我采用了图片法,使幼儿很容易的`记住歌词;采用节奏卡,使幼儿更轻松地掌握节奏;采用手势法,使幼儿能分清唱“哟”。因为有几句后面加了个“哟”字,小朋友初步会唱的时候,每句后面都加了个“哟”字,我通过语言提醒幼儿好几次,都没有效果,当时我想,这样下去不行,要是唱的时间长了,就更难改过来了,所以我必须马上纠正过来。我想用语言不行,就用手势提醒法试试看,我和小朋友说好了,唱过去这一句后面有“哟”字的时候,我就提前用手臂交叉在胸前,要是没有,我就不做动作。一试之后,效果真不错,就这样在多次用手势的提醒下,幼儿终于正确的演唱歌曲了。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整个活动我注重强调让幼儿主动地学****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通过团体的情感互动,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 小百科:高楼即高层建筑,按传统来说,一般9层以上,带电梯的楼宇即可以被称为高楼。大班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10以内的相邻数顺序关系,感知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2、使幼儿能正确书写数字10。 活动准备: 1、为每组幼儿准备骰子以及实物印章若干,带有空格的'圆点联系纸及数字练****纸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让幼儿说一说身边的朋友是谁?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第一组:投骰子,骰子上的数字是几,就先在练****纸的中间盖几个实物印章,然后在这个数的上下根据相邻的两个数的数目再分别盖实物印章。 (2)第二组:拿一张练****纸,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在空白处画圆点。 (3)第三组: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在空白处填数字。 3、游戏《接牌》。 三名幼儿一组,各取10张牌,由一名幼儿任意出一张牌,其他两名幼儿依次根据相邻数接牌。 4、指导幼儿完成学****包《找邻居》。 活动延伸: 请家长指导幼儿完成亲子手册《拍手歌》。大班数学教案篇3 《让谁先吃好呢》是一个幽默生动、结尾出人意料的绘本故事,将乏味的"排序"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将绘本与数学知识、生活经验完美地结合起来。所以我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了此次数学活动。在活动设计中,我以"让谁先吃"的故事情境为切入口,利用情境推动幼儿对于高矮、大小和轻重排序经验的不断建构,活动目标在过程中自然展现、层层铺展、一一达成。让幼儿在活动中表达、探索、操作,潜移默化地学****到数学知识,体验排序带来的的乐趣。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2、能按要求进行轻重排序,尝试记录结果。 3、积极参与排序活动,体验排序中的乐趣。 1、重点:按动物个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长短、尾巴长短、体重的轻重进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2、难点:在数石头游戏中,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 一、初步了解动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 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师: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一些动物朋友,看,都有谁呢?数一数,一共有几位?(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 (2)师:这些动物朋友身上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呢?(例如:我们可以叫它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 2、发现桃子引出故事。 (1)师:咦,他们都在看什么呀?(桃子) (2)师:看看,这个桃子长得什么样? (3)师:哇,这样一个爱心形状的大桃子,看着就很好吃,馋得动物们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是6个动物1个桃子,让谁先吃好呢? 二、结合故事,引导幼儿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一)按动物高矮、大小、长短排序。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1)师:"按照个子高矮的顺序吃怎么样?"长颈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先说了一句。那就得先量量看,谁的个子最高了。 (2)师:于是,他们每人都找了一棵大树开始量身高。请你们仔细的看看,有没有人耍赖皮犯规? (3)师:对呀,量身高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比,站站直,不能算上耳朵和尾巴。看,他们站好了,谁最高?第二高是谁呢?第三高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 (4)师:按照个子高矮的排法,最高的是长颈鹿,所以桃子得它先吃。 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 (1)师:"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当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鳄鱼张着一张大嘴发话了。于是,动物们都张大了自己的嘴巴,请你们看一看、比一比,按照嘴巴大小的顺序,该怎么排呢? (2)请个别幼儿在上前操作,比一比进行排序,教师总结。鳄鱼嘴巴最大,该它先吃,如他愿了! 三、引导幼儿按动物的轻重进行记录和排序。 1、讨论比重方法。 (1)师:这下大肚皮的犀牛使劲儿的跺着脚,直说:"不行"。它会要求比什么呢?你们真的说到它心理去了,它就是要按体重的顺序来排。 (2)师:那体重该怎么称啊?用什么好办法呢?运用跷跷板称重,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石头。 师:想一想,跷跷板是平的代表什么意思?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左边重右边轻呢? 2、教师交待操作要求:为了公平起见,请我们小朋友来做裁判。先看好是哪位小动物在称重,然后数一数跷跷板上石头的数量用数字记录在"石头"下面的格子里,最后看看跷跷板是平的还是翘的,用数字进行排序。 3、幼儿记录,教师观察指导。 4、交流操作结果,教师记录反馈纠正。 5、引导幼儿一同来看着记录表进行体重的排序。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着这张记录表,给小动物们排排体重吧!看来桃子该给最重的犀牛先吃哇。 四、引导幼儿思考逆转排序。 1、师:毛毛虫心想:"比谁最高,长颈鹿是第一名;比谁的嘴巴最大时,鳄鱼是第一名;比谁最重,犀牛是第一名;比耳朵最长、尾巴最长时,兔子和猴子是第一名。它该比什么得第一呢? 2、对呀,为什么不管什么顺序,都要从最大的开始!毛毛虫也想到了,我们可以反过来嘛,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毛毛虫是第一;要论谁的嘴巴最小,毛毛虫也是第一;耳朵最短、尾巴最短、体重最轻,这第一名不都是毛毛虫嘛!大家一致认同了,于是毛毛虫痛快地钻进桃子里先吃了起来。 四、拓展延伸 1、师: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 2、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动物们依据自身的特点都找到了第一名的地方,其实在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第一名,请你们回去想想自己在什么方面是最厉害的?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是以综合活动进行展示,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偏向以数学,通过聆听本活动,让我发现绘本的不同形式的展现,绘本不一定是语言活动的专属,主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细心观察,便能发掘绘本中更多的价值。大班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尝试按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有规律排序,对排序活动产生兴趣。 2、在感知理解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规律进行排序。 3、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判断、推理能力及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珠子、绳子、笔、夹子、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请小朋友动脑筋来穿一条有规律的项链。 二、自主操作。 三、经验梳理。 展示幼儿穿的项链,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和符号记录的方式,帮助梳理几种典型的排序方式,形成初步的排序概念。 四、经验拓展 1、引导幼儿发现更多的规律并创造性地进行设计。 2、幼儿再次操作:;已经穿出排序规律的幼儿设计新的排序规律,让每一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升。 3、鼓励幼儿与客人老师互动,共同验证项链的排序规律。 4、幼儿戴上项链,体验成功乐趣。 五、回归生活 1、引导幼儿观察老师衣服颜色的排序规律。 2、找找生活中的排序规律。大班数学教案篇5 西师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35--36页中例1、例2及练****六的第1题。 有关8、9的加减法,与6、7的加减法相比较,在编排上有较大的区别:首先,从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教材提供一幅小棒图,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算式,这样安排由学生自己去发现2、6、8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不仅让学生写出了四个算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关于9的加、减法是在8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进一步强化一种摆法列出四个算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