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昔格达组地层大断面隧道变形特征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昔格达组地层大断面隧道变形特征分析.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4/4/23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昔格达组地层大断面隧道变形特征分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昔格达组地层大断面隧道变形特征分析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昔格达组地层大断面隧道变形特征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昔格达组地层大断面隧道变形特征分析??王志杰,许瑞宁,2,*,何能方(,四川成都610031;,河北石家庄050011;,四川成都610041)昔格达组地层大断面隧道变形特征分析王志杰1,许瑞宁1,2,*,何能方3(,四川成都610031;,河北石家庄050011;,四川成都610041)为掌握昔格达组地层大断面隧道变形特征,确保大断面隧道施工期间围岩的稳定性,以改建铁路成都至昆明线米易至攀枝花段桐梓林隧道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多断面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中昔格达组地层大断面隧道变形的时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昔格达组地层大断面隧道洞周围岩变形以竖向沉降为主;%,;隧道开挖期间拱顶沉降和拱脚水平收敛主要受中台阶开挖的影响;隧道拱顶沉降随时间变化的预测公式为U=·exp(-);隧道拱脚水平收敛随时间变化的预测公式为L1=·exp(-);隧道墙腰水平收敛随时间变化的预测公式为L2=·exp(-)。昔格达组地层;大断面隧道;变形特征;数值模拟;现场测试0引言昔格达组地层是一种我国特有的工程性质较差的河湖相沉积半成岩,以攀西地区盐边县红格乡昔格达村命名,呈不连续的南北向片状、条带状分布,面积约4万km2[1]。该地层水稳性较差,遇水后易泥化、崩解,强度大幅度降低。在该地层中开挖隧道,易产生围岩大变形,初期支护结构开裂、掉块、坍塌冒顶等事故,严重影响着隧道工程的安全[2]。随着我国西南地区交通网的进一步完善,昔格达组地层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文献[3]和林振湖[4]分别结合成昆铁路和攀枝花滑坡,研究了昔格达组地层的工程特性;彭盛恩[5]研究了昔格达土是否适合作为筑坝土料,得出单一昔格达组细粒黏土干容重小、强度低的结论,若将33%~50%昔格达组黏土砾土与50%~67%细砂砾土混合,可获得较低压缩性和较高的抗剪强度,且抗渗透变形特性也将得到很好地改善,可以作为筑坝土料;黄俊[6]从昔格达组微观和宏观角度,研究了昔格达组地层易滑性,提出昔格达组地层层面间的3种接触类型;李小泉[7]在粟子坪水电站厂基础研究中,认为昔格达土在不受扰动和含水量不发生太大变化的前提下,可以作为厂房基础持力层;周云金等[8]在红格提水工程二级泵站外侧坡体发生变形拉裂成因分析中,认为昔格达组地层是产生变形的内因,水的作用是造成坡体变形的重要诱导因素;吴兴序等[9]通过对昔格达组地层中灌注桩进行单轴竖向承载力试验,认为昔格达组地层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可以作为一般建筑物桩基的持力层。上述研究主要集中于昔格达组地层路基、边坡以及基础工程,而关于该地层大断面交通隧道工程的研究很少。本文以改建铁路成都至昆明线米易至攀枝花段桐梓林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讨论昔格达组地层大断面隧道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变形特征,进而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1工程概况桐梓林隧道位于我国攀西龙肘山脉中段,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为100~650m,隧道全长6092m,设计时速160km/h,最大埋深616m,穿越昔格达组地层段长1036m。选取隧道进口DK566+400~DK572+460段作为隧道变形研究范围,,开挖面积133m2,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围岩以昔格达组灰色页岩夹砂岩为主,掌子面围岩揭露情况如图1所示。昔格达组地层遇水后易泥化,如图2所示。支护结构按照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Vc型复合式衬砌结构,支护参数如表1所示。进口段初期支护结构压溃如图3所示。,以边界效应对隧道的影响可以忽略为前提[10],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三维模型,共计298560个六面体实体单元,304773个节点。模型边界为:左右两侧(X向);下边界(Z向);上边界取至地表;前后(Y向)。计算模型如图4所示。(a)掌子面围岩揭露(b),直径25mm,中空锚杆,×(环×纵),直径22mm,砂浆锚杆,×(环×纵)拱墙强度C25,厚度27cm仰拱强度C25,厚度25cm拱墙直径8mm,间距20cm×20cm(横×纵)全环I20b工字钢,,厚度50cm全环HRB400,直径22mm,间距20cm图3初期支护结构压溃图4计算模型示意图(单位:m),综合考虑昔格达组部分土体的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结果、前人关于昔格达组地层岩土特性研究的结果[6,11-17]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18-20],确定计算模型所取岩土深度范围内岩土层计算参数如表2所示,支护结构计算参数如表3所示。(Y=30m)作为隧道拱顶沉降监测断面,监测断面的竖向位移云图如图5所示,拱顶沉降时程曲线如图6所示。图5隧道洞周围岩竖向位移云图(单位:m)(m)A—上台阶开挖;B—中台阶右侧开挖;C—中台阶左侧开挖;D—下台阶右侧开挖;E—下台阶左侧开挖;F—仰拱开挖;G—二次衬砌施作。-dependentcurveoftunnelcrowntopsettlement由图5可知:隧道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后,隧道洞周竖向变形关于隧道几何中心线对称分布,且自开挖轮廓线向外逐渐递减,最大沉降发生在隧道拱顶处,;隧道仰拱处因开挖卸载的缘故,其底部有较为明显的隆起,。由图6可知:掌子面前方拱顶处围岩的先行沉降量为48mm,%,(D为隧道最大开挖宽度);上台阶开挖引起的拱顶沉降量为36mm,%;中台阶开挖引起的拱顶沉降量为21mm,%;下台阶开挖引起的拱顶沉降量为13mm,%;自仰拱施作至二次衬砌施作完毕产生的拱顶沉降为6mm,%;自二次衬砌施作完毕至隧道拱顶沉降基本稳定产生的拱顶沉降为13mm,%,。其中,%,说明昔格达组地层大断面隧道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时,超前加固和上台阶开挖是关键工序,在现场施工中应加强重视。,拱脚和墙腰处水平收敛时程曲线如图8所示。图7隧道洞周围岩水平位移云图(单位:m)(m)A—上台阶开挖;B—中台阶右侧开挖;C—中台阶左侧开挖;D—下台阶右侧开挖;E—下台阶左侧开挖;F—仰拱开挖;G—二次衬砌施作。-dependentcurvesofhorizontalconvergence由图7可知:隧道施工完毕后,洞周水平收敛呈“猫耳朵”形状;由于隧道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时,中台阶和下台阶又分为左右2部分开挖,且右侧部分先开挖,,进而使左侧受到的前期开挖扰动时间和程度较大,而右侧相比左侧支护的时间要稍早,从而产生了隧道左侧位移较右侧位移普遍偏大的现象;。由图8可知:隧道开挖过程中拱腰处先行收敛值约为20mm,%;,%;中、,%;,%。,%;,%;,%;,%。其中,%~%,(D为隧道最大开挖宽度),说明昔格达组地层隧道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时,保障掌子面前方围岩的稳定性对于控制隧道水平收敛变形是非常重要的。,测试项目包括拱顶沉降和洞内水平收敛,监测项目及仪器如表4所示。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分别布设6个变形监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7个监测点,分别位于拱顶、拱脚、墙腰及墙脚处,测点布置如图9所示。,墙脚处水平收敛量测时间较短且数值很小,因此本文仅选取拱脚和墙腰处测点进行分析,实测结果如图10—12所示。通过数理统计与回归分析,得到了隧道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变形预测公式以及不同工序引起的拱顶沉降量,如表5—10和图13—15所示。--dependentcurvesofhorizontalconvergenceofwallwaist由表5—6及图13可知:1)%~%;%~%;%~%;%~%。因此,隧道拱顶沉降主要受中台阶和下台阶开挖的影响,%~%。表5拱顶沉降回归分析结果表6试验段不同工序下拱顶沉降量Table6Settlementsofcrowntopoftestsectionunderdifferentconstructionproceduresmm2),%。3)采用指数函数对试验段隧道拱顶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试验段各监测断面拱顶沉降与开挖时间的函数关系,~。同时,对大量拱顶沉降监测数据进行数值拟合,得到昔格达组地层深埋条件下隧道拱顶量测沉降量与开挖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U=·exp(-)。4)通过隧道拱顶沉降与开挖时间的函数关系,~(),相对于隧道高度,%。同时,%~%。表7拱脚处水平收敛回归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