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环境伦理[精].ppt

格式:ppt   大小:1,172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环境伦理[精].ppt

上传人:yzhlya 2018/1/17 文件大小:1.1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环境伦理[精].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一章  环境伦理
第一节  环境伦理观的由来
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分析
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要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防止自然环境的破坏。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类粗暴地对待自然界的结果。因此,环境问题的治理首先要从提高人类自身的素质做起。就是说,人类要对自己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加以反省,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活动的场所,同时还是给人类提供各种资源,可供人类使用和利用的对象。但自然环境作为人类与之打交道的客体,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一方面是自然环境决定人,这是人的自然化;另一方面是人决定自然,这是自然的人化。从宇宙进化的角度看,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地球的历史就既是自然史,同时又是人类的历史。
人类是整个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作为自然物,作为生物体,也与其他生物体一样服从生物体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和生物学规律。但另一方面,人又不是一般的自然物和生物体,而是有社会意识的存在物。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社会分工,具有高级的思维活动,并有将自己与其他自然物区分开来的强烈自我意识。在这一点上人与一般存在物有本质区别。因而人类在自然界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这种特殊位置,就使自己与其他自然物对立起来,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就是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同时在改变自然的过程中又改变自身的自然,引起人本身的变化。
从以上看,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两重性:人依靠自然生活同时又是改变自然的力量;人既改造自然又依赖自然;人变革自然又必须顺应自然;人控制自然条件又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支配自然力又受自然力约束。这样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包含适应,又包含冲突,是有冲突的和谐。
必须注意克服两种片面观点:
生态唯意志主义
生态唯自然主义
不同历史时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经历的三种社会形态:
渔猎社会:300万年,获取食物,屈服于自然
农业社会:1万年,农业和畜牧业
愚公移山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吕氏春秋: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天人合一
协调、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