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近代史实践报告
地点: 八路军办事处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小组成员: 肖菲(1354400607) 韦玮(1354400608)
阳哲惠(1354400609)罗枫(1354400610)
傅婕(1354400611) 刘燕钊(1354400612)
王少博(1354400632) 郝颖杰(1354400628)
许麟(1354400626)唐柔嘉(1354400616)
指导老师: 刘付承
关于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的考察
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一门课程,我们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历史是发展的基石,回顾历史、探究过去,取长补短,为了现在的更好的发展。就近,我们前往参观了位于市中山北路14号的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了解了它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意义。
考察任务:
1、了解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形成,和历史意义
2、参观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
考察方法:
实地考查
考察过程
一、成立背景和历史介绍
纪念馆于1977年1月建立并对外开放,占地面积大约1300多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百家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桂林市区中山北路96号(原桂北路138号),是一幢面积800多平方米的中式两层木楼房建筑。过去是黄旷达住宅
“万祥糟坊”。
1938年11月中旬中共中央派李克农到桂林建立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租下这幢房子作为办公用房。楼下为警卫室、值班室、办公室、救亡室;楼上为秘书室、会议室、机要室、电台室以及周恩来等同志来桂指导工作时的住房。办事处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遵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和政策,为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团结抗日爱国人士支援抗日,作出重要贡献。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在全民族的抗日浪潮中,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8年10月,随着广州、武汉等城市的相继沦陷,抗战已转入相持阶段。当时的桂林不仅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且是联络西南、华南、华中、华东的交通枢纽。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建立一个采购和输送军用物资,传递和沟通情报信息,同时负责统战和交通工作的办事机构,在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的组织领导下,1938年11月下旬,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桂林办事处,即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正式成立,李克农任办事处处长。
二馆藏
《永远的丰碑》陈列以丰富详实的文物、图片资料全面生动地再现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在抗战的艰难岁月里,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动员、团结各阶层人民抗日;联系和领导南方各省及南洋一带中共地下党组织;为党中央和抗日前线收集、传递各种情报;代表党中央和中共南方局领导桂林抗日文化救亡运动等光辉史迹。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陈列的《永远的丰碑》展览,分八个部分展出,整个展览以丰富、翔实的文物、图片与资料全面生动地再现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从建立、发展到结束的整个光辉历程。
藏品:周恩来使用过的公文包胡志明使用过的丝棉被等
三、重要意义四、实地考察
在2014年11月14日这天下午,我小组一行10人来到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怀着崇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