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0
文档名称: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经典题库附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格式:docx   大小:96KB   页数:10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经典题库附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上传人:闰土 2024/5/8 文件大小: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经典题库附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经典题库附参考答案【研优卷】 】是由【闰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经典题库附参考答案【研优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经典题库第一部分单选题(300题)1、某老师利用周末组织学生春游,在下山途中一学生意外摔伤,依照法律应当承担该事故责任的主体是 ()。【答案】:C《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C项正确。A、B、D三项:老师、学生、家长在此事件中无需承担责任,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C。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中小学实行()。【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故选A。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地位。【答案】: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故选D。4、1995年制定的()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教育的地位和作用。A.《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方式》B.《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国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D.《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答案】:A1995年制定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律保障。5、()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答案】:A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是由一定的客观情况的出现而引起的。通常把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称之为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故选A。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答案】:B《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故选B。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教育法》的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下列不属于其必备条件的是()。、【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师;(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答案】:D优先发展是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是根本要求,改革创新是强大动力,促进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是核心任务。故选D。9、教育法规作为国家的一种普遍的强制性教育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人们的教育行为的作用。这体现的是教育法规的()。【答案】:B教育法规作为国家的一种普遍的强制性教育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人们的教育行为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评价作用。故选B。10、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B.《教育法》C.《教师法》D.《义务教育法》【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1980年颁布的。《教育法》是1995年颁布的。《教师法》是1993年颁布。《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颁布的。故选A。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此规划的工作方针,下列不正确的是()。【答案】:A本题考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的相关规定。《纲要》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A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12、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报告教育工作和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情况,接受监督。【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六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教育工作和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情况,接受监督。故选B。13、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不包括()。【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故选B。14、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由此可知,题干中的行为是侵犯学生人格尊严权的行为。故选C。15、在合作办学中,委托培养劳动用工和教师聘任等方面发生的法律责任属于()。【答案】:B从当前法律实践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承担的民事责任主要是违约民事责任。此外,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作为法人,会经常参与各种民事活动,如合作办学、委托培养、有偿服务、知识产权转让、劳动用工、教师聘任等,往往要与其他主体签订各种合同,发生各种民事性质的法律责任。在出现法律纠纷时,以要求追究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请求民事赔偿。故选B。16、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故选C。17、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小时之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答案】: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规定,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故选C。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正确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答案】:B正确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吧14-16周岁。故选B。19、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可以决定开征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费,专款专用。农村乡统筹中的教育费附加,由乡人民政府组织收取,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代为管理或者由乡人民政府管理,用于本乡范围内乡、村两级教育事业。农村教育费附加在乡统筹中所占具体比例和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把()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答案】:C《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故选C。21、教师甲因教育学生与家长发生肢体冲突,而被所在的县中学决定开除。甲因此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答案】:A《教师法》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22、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故选B。2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责任。【答案】:A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故选A。24、依法治教方略在教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答案】:A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方略在教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故选A。25、下列几项中,必须接受义务教育的是()。【答案】:D《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9岁有轻度智力障碍的丁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的要求,应该也必须接受义务教育。D项正确。A项:19岁患有眼疾的甲身体不符合接受义务教育的要求,需进入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学****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2岁的乙年龄未达到6周岁。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在我国旅游的外国公民的丙不属于中国公民,不享受我国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D。26、大学毕业的薛某准备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励志为贫困山区的学生带去知识与希望。2018年9月薛某成为边远贫困地区某所F小学的语文老师,则薛某享有()津贴。【答案】:C《义务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薛某在贫困地区工作,按照法律规定,应当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C项正确。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C。27、田老师有很大的烟瘾,经常在课堂上边抽烟边讲课,田老师的做法违反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故选B。2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故选C。29、()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答案】:B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故选B。30、学生赵某上课玩手机,被班主任以代为保管的名义没收之后,赵某多次索要未果。对此赵某可以采取的法律救济途径是()。【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的,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可以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班主任侵犯了赵某的财产权,赵某可以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31、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目的是()。***律用途【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六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应当承担的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故选C。32、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答案】:A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目标规定,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故选A。33、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答案】:B《教育法》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本条属于社会保护。故选B。3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务院有权利制定和发布()。【答案】: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所以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教育行政法规。故选A。35、某学校对违反校规的学生进行罚款,该校的做法()。,,,,罚款之前应得到主管部门的许可【答案】:C题干所述学校对学生进行罚款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故选C。36、六年级学生王某逃课去网吧上网,学校得知消息后,应当()。【答案】:D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故学校应该及时告知其父母。故选D。3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谈到“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时,提出把()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答案】: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