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高压直流接地极状态评价与维护技术导则 第3部分 腐蚀检查与评价.docx

格式:docx   大小:8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压直流接地极状态评价与维护技术导则 第3部分 腐蚀检查与评价.docx

上传人:书籍1243595614 2024/5/10 文件大小: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压直流接地极状态评价与维护技术导则 第3部分 腐蚀检查与评价.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压直流接地极状态评价与维护技术导则 第3部分 腐蚀检查与评价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压直流接地极状态评价与维护技术导则 第3部分 腐蚀检查与评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DL/T673—19991DL/T673—1999国家能源局发布xxxx-xx-xx实施xxxx-xx-xx发布高压直流接地极状态评价与维护技术导则第3部分腐蚀检查与评价TechnicalguidelinefortheconditionevaluationandmaintenanceofHVDCgroundelectrodePart3:Corrosioninspectionandevaluation(征求意见稿)DL/TXXXX—XXXXDL中华人民共国电力行业标准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备案号:DL/TXXXX—XXXXIDL/TXXXX—XXXXIIDL/TXXXX—XXXXIDL/TXXXX—XXXXVIII高压直流接地极状态评价与维护技术导则第3部分腐蚀检查与评价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高压直流接地极在腐蚀检查与评价工作中的选点、开挖、腐蚀检查、取样与恢复、实验室检测及评价、剩余寿命校核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高压直流接地极的腐蚀检查与评价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39637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土壤环境腐蚀性分类DL/T991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DL/T1554接地网土壤腐蚀性评价导则DL/T1675高压直流接地极馈电元件技术条件DL/T5224高压直流输电大地返回系统设计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腐蚀corrosion由于金属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使金属性能发生变化,导致金属、环境或由它们作为组成部分的技术体系的功能受到损伤的现象。[来源:DL/T1554-2016,]?orrosion高压直流接地极阳极运行时,直流电流对电极造成的腐蚀。 土壤自然腐蚀soilcorrosion不考虑高压直流接地极阳极运行,土壤作为自然腐蚀环境对电极造成的腐蚀。 腐蚀速率corrosionrate单位安时条件下金属遭受腐蚀的质量损失或单位时间内金属腐蚀减薄尺寸,单位通常为kg/。[来源:DL/T1554-2016,,有修改] DL/TXXXX—XXXXVIIDL/TXXXX—XXXXII均匀腐蚀uniformcorrosion在金属表面几乎以相同速率进行的全面腐蚀。[来源:DL/T1554-2016,] 局部腐蚀localizedcorrosion暴露于腐蚀环境中,金属表面某些区域的优先集中腐蚀,可产生点坑、裂纹、沟槽等。[来源:DL/T1554-2016,] 点蚀pittingcorrosion集中于金属表面的局部区域内,并深入到金属内部的穴状腐蚀形态。[来源:DL/T1554-2016,]4 评价流程高压直流接地极腐蚀检查及评价流程分为资料和数据收集、备品材料和工器具准备、开挖选点、方案制定、开挖检查、取样、修复及回填、实验室检测及评价、剩余寿命校核。,或最近一次改造后的接地极图纸。,馈电元件和石油焦炭的化学成分检测报告。(A?h)。,包括接地电阻、地电位分布和馈电电缆分流等。。 ,宜准备以下备品材料:a)用于存放土壤、焦炭的取样袋(盒);b)不低于原填充材料性能参数的石油焦炭,并附出厂检验报告;c)同材质、同规格的馈电元件,并附出厂检验报告;d)馈电元件、电缆焊接物料及防腐绝缘物料;e)边坡支护材料。:挖掘机、人工挖掘工具、抽水机(必要时)。 ,高压直流接地极腐蚀检查及评价周期不宜超过10年。,高压直流接地极腐蚀检查及评价周期不宜超过5年。,高压直流接地极可进行一次腐蚀检查及评价。:a)采用碳钢材质的馈电元件,应根据首次开挖检查情况确定;b)接地电阻、地电位分布或馈电电缆分流等电气参数测量结果异常;c)直流接地极入地电流明显增大;d)直流接地极遭到局部破坏;e)运行中发生与直流接地极有关的设备故障。)现场开挖工作应在停电状态下进行,宜结合换流站年检开展;DL/TXXXX—XXXXIIIDL/TXXXX—XXXXVIIIb)应选择在干燥季节和土壤未冻结时进行;c)不应在雷、雨、雪中或雨、雪后立即进行。,涵盖不同方向和不同土壤分布地点。,单圆环电极应均匀选点,双圆环电极内、外环均应均匀选点。如开挖过程中发现馈电元件腐蚀严重,应视具体情况扩大开挖范围和增加开挖点。:a)分流较大的馈电电缆所对应的极环区域;b)最近一次测试时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较大、温升较高的区域。(如导流电缆入地处、极环曲率半径较小处等)或上次开挖检查腐蚀比较严重处。(或引流井)附近的极环正上方位置。。。。5 ,制定开挖方案。,确定作业区域,设置安全围栏和向外悬挂标示牌。,便于检查和测试。馈电元件埋设处。,×,应至少在1个开挖点挖到焊接点或连接部位;馈电元件采用高硅铬铁/高硅铸铁时,开挖面应包括整根馈电元件。,,转由人工开挖。、在线监测传输线缆、馈电元件、连接接头及其防护造成破坏,应避免大面积破坏碳床。,应采取排水或降低水位的措施。。,对馈电元件端部、中间、尾部、焊接处整体进行外观检查,并进行腐蚀类型判定,判定方法见表1。表1腐蚀类型的判定腐蚀类型形态特征均匀腐蚀整个表面呈现基本相同的腐蚀深度局部腐蚀坑点表面呈坑点状的腐蚀形态面蚀表面的腐蚀坑点连成片,呈麻点状深浅腐蚀坑孔蚀腐蚀局限在很少范围内,,接头处的密封用环氧树脂应无破损、开裂、烧蚀、孔洞等缺陷。,可采用便携式光谱仪进行馈电元件材质分析,检测方法按照DL/T991执行。—XXXXVIIDL/TXXXX—XXXXIVa)采用直径测量法,即测量除锈后馈电元件的平均直径与局部最小直径;b)应多点测量,取平均值与最小值,与设计直径比较计算馈电元件平均腐蚀速率、局部最大腐蚀速率;c)平均腐蚀速率按公式(1)计算:....................................................(1)式中:Vavg—馈电元件平均腐蚀速率,mm/a;D—馈电元件初始直径或设计直径,mm;davg—馈电元件除锈后实测平均直径,mm;T—埋藏年限(不满整年的月份,应折算为年),以“a”表示。d)局部最大腐蚀速率按公式(2)计算:......................................................(2)式中:Vmax—馈电元件最大腐蚀速率,mm/a;D—馈电元件初始直径或设计直径,mm;dmin—馈电元件除锈后实测局部最小直径,mm;T—埋藏年限(不满整年的月份,应折算为年),以“a”表示。,以及焦炭以外的土壤取样,每个样品质量不宜小于1kg。样品应迅速装入专用取样袋(盒),并做好相关标识。,应进行现场取样,取样过程应注意:a)馈电元件为碳钢材质时,应截取馈电元件腐蚀程度最严重的部分,截取长度不宜小于50cm;如含有焊接点的部分,焊接点左右两端包含的长度均不应小于15cm;b)馈电元件为高硅铬铁/高硅铸铁材质时,应取出一根带引流电缆接头的完整馈电元件。、直径和长度的馈电元件,并采用电弧焊方式进行焊接,修复完成后应进行焊缝探伤。:a)取样后,将相同材质和规格的馈电元件放入原位置;b)馈电元件引流电缆与原电缆应采用放热焊接方式连接;c)接头处应采用环氧树脂对焊接处及绝缘层100mm范围进行密封处理。,并宜借助模板压实填充至碳床原设计尺寸。:a)应采用挖出的土壤进行分层回填;b)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建筑垃圾和焦炭;c)回填时应将土壤分层夯实,干燥土壤宜洒水压实;d)回填层上部应设100mm~300mm高度的防沉层。DL/TXXXX—XXXXVDL/TXXXX—XXXXVIII6 ,宜对其在土壤和焦炭中的自然腐蚀进行评价。。不具备条件时,也可采用土壤腐蚀性多指标评价方法进行土壤腐蚀性分级(焦炭可参照执行),并以此得到碳钢的自然腐蚀速率范围,具体方法按照GB/T39637执行。,并依据DL/T5224判定化学成分是否合格。碳钢、高硅铸铁、高硅铬铁化学成分合格标准分别见表2-表4。表2碳钢主要化学成分化学成分Si(硅)Mn(锰)C(碳)P(磷)S(硫)Fe(铁)%~%%~%%~%≤%≤%余量表3高硅铸铁主要化学成分化学成分Si(硅)Mn(锰)C(碳)P(磷)S(硫)Fe(铁)%~%<%<%<%<%>%表4高硅铬铁主要化学成分化学成分Si(硅)Mn(锰)C(碳)P(磷)S(硫)Cr(铬)Fe(铁)%~%≤%<%<%<%4%~5%>%,分别以电解腐蚀速率(kg/)和均匀腐蚀速率(mm/a)表示,试验方法及计算方法见附录A。、密封性能、耐温性能、接触电阻测试,测试方法按DL/T1675的规定执行。其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引流电缆接头性能要求项目技术要求绝缘性能引流电缆接头在3kV时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300MΩ密封性能引流电缆接头经密封性试验后,在3kV时绝缘电阻应大于初始绝缘电阻值的50%耐温性能引流电缆接头经耐温性试验后,3kV时绝缘电阻变化率应小于50% ,前者以剩余安时数表示,后者以剩余年表示,以先到者为准。,其腐蚀速率应以实验室测量结果为准,现场测量结果作为参考;当馈电元件不具备现场取样条件时,其腐蚀速率取现场测量结果。DL/TXXXX—XXXXVIIDL/TXXXX—(m2),可折算为接地极馈电元件剩余总质量(mre),见公式(3):...............................................................(3)式中:mre—馈电元件剩余总质量,kg;m0—埋设前馈电元件总质量,kg;m1—与取样试样相同长度的馈电元件初始质量,kg;m2—取样馈电元件除锈后质量,kg。(mmin),通过腐蚀速率可以校核馈电元件的剩余寿命,以安时数()表示,见公式(4):................................................................(4)式中:ARL—馈电元件剩余寿命();mre—剩余馈电元件总质量,kg;mmin—系统运行要求最小质量,kg;V—试样的电解腐蚀速率,kg/,计算见附录A。,可计算出接地极馈电元件剩余总质量(mre),见公式(5):.........................................................(5)式中:mre—馈电元件剩余总质量,kg;m0—馈电元件初始总质量,kg;ρ—馈电元件密度,kg/m3;S0—馈电元件总表面积,m2;V—试样的均匀腐蚀速率,mm/a,计算见附录A;T—接地极投运时间,a。(mmin),通过腐蚀速率得出馈电元件的剩余寿命,以年(a)表示,见公式(6):..........................................................(6)式中:ARL-馈电元件剩余寿命,a;mre—馈电元件剩余总质量,kg;mmin—系统运行要求最小质量,kg;ρ—馈电元件密度,kg/m3;Sre—剩余馈电元件表面积,m2;V—试样的均匀腐蚀速率,mm/a,计算见附录A。DL/TXXXX—XXXXVIIDL/TXXXX—XXXXVIII附录A(资料性)、,去除表面泥土和附着不牢固或疏松的腐蚀产物,再用清水清洗馈电元件表面。若经过此步骤所有腐蚀产物都被除去,则可不进行下一步步骤。(),***四***加蒸馏水配制成1000mL溶液,清洗试样表面,清洗10min,在清洗过程中用软毛刷轻刷样品以去除附着牢固的腐蚀产物,直至腐蚀产物全部清除干净,并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无水乙醇进行清洗。最后用烘箱在105°C~110°C烘干2小时。,再称重并记录m2。,根据材料密度、设计直径,计算与试样相同长度的埋设前馈电元件质量m1。()计算:....................................................................()式中:V—馈电元件试样腐蚀速率,kg/;m0—埋设前馈电元件总质量,kg;mre—剩余馈电元件总质量,kg;N—接地极投运以来以阳极运行的总安时数,A?a。()计算:...............................................................()式中:V—馈电元件均匀腐蚀速率,mm/a;m1—与取样试样相同长度的埋设前馈电元件质量,kg;m2—取样馈电元件除锈后质量,kg;ρ—馈电元件密度,kg/m3;S—称重馈电元件的初始表面积,m2;T—接地极投运年限(不满整年的月份,应折算为年),以“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L/TXXXX—XXXXVIIDL/TXXXX—XXXXVIII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规定 25 现场作业要求 36 实验室检测及评价 57 剩余寿命校核 6附录A(资料性)馈电元件腐蚀速率计算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