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总复习笔记.docx

格式:docx   大小:87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总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2623466021 2024/5/10 文件大小: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总复习笔记.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总复习笔记 】是由【262346602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总复习笔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考点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目标类型具体目标特征效劳对象层面挽救危难保护救助、维护根本生存缓解困难助人自助、恢复社会功能促进开展挖掘潜力,增强社会功能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及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公正推动社会进步功能类型具体功能特征效劳对象层面促进效劳对象正常生活增强他们的能力和权利、增进他们的社会功能、增进他们的尊严、促进环境的改善促进人及环境的相互适应人在环境中的分析视角社会层面维持社会秩序社会工作通过提供效劳而间接起到社会管理的功能促进社会和谐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及自认和谐相处〞的环境社会工作的开展社会工作在不同开展阶段的特点表1区域开展阶段特征西方产生思想来源:博爱产生思想根底: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社会问题繁多。影响最大的是济贫法,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奠定根底美国首先出现给薪的社会工作者,社工前身形成教育和培训的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确实定,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开展,使社会工作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20世纪初:个案工作方法;40年代:小组工作方法;60年代:社区工作方法;70年代:社会行政方法的应用〕开展专业方法的开展、目标模式的变化、工作对象的拓展、理论派别的形成社会工作根本思路:治疗——预防,救助——开展表-2区域开展阶段特征中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但是有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20世纪上半叶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和社会效劳系是我国社会工作开展的重要标志1949年以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断恢复及开展1979:社会工作课程的恢复;1988年开办社会工作及管理专业;1991成立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者教育协会成立职业化及专业化2006年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立规模宏大、构造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工作的要素专业方法:三直接〔个案,小组,社区〕;三间接〔社会工作行政,督导,研究〕价值观:利他主义效劳对象:个人,家庭,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类型具体角色主要效劳内容根本角色效劳提供者提供物质、劳务和心理方面的效劳和帮助支持者对效劳对象的授权和增能倡导者向效劳对象倡导某种合理行为间接效劳角色管理者对过程的有效控制、对资源、信息的协调、安排和管理资源争取者向其他社会工作者、福利机构、政府部门和广阔社会争取资源政策影响人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者研究实践经历素质要求素质要求分类具体内容知识根底学科知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政策知识现行的政策、法规技术知识调查研究的技术、口语和文字表达技术、现代资讯工具使用技术文化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知识能力要求技术能力文化能力心理素质持续学****能力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儿童及青少年效劳、老人社会效劳、妇女社会效劳、康复效劳、社会救助、就业效劳、心理安康效劳、家庭效劳、医疗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矫治效劳、城乡社区开展、军队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及专业伦理考点:,养老,济贫,救灾,医疗,安富方面对社会福利做了完整描述。,党和政府以“以人为本,科学开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方针指引下,社会福利制度越来越注重:权利及义务并重;平等及差异共存;,是指社会工作价值观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建立和学术研究的正面影响。主要包括:——社会工作价值观是别于其他效劳专业的重要标志——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实践作用——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伦理守则〔明确具体的伦理守则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效劳关系的关键。〔6方面〕:主要从个人及社会联系方面出发。:个人对社会有责任;应发挥潜能尽到社会责任;个人需要是差异化的;:社会应该关心个人;提供途径让个人自我实现;比斯台克〔9方面〕:也主要从个人及社会联系方面出发。个人层面:人的:潜能;责任;权利;自我决择权利;需要;社会功能社会层面:社会的:责任;权利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国际认同的〔6方面〕:主要从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实践方面归纳:“效劳〞—强调的是实践形式“社会公正〞—强调的是实践目标“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的是实践的个体差异“人类关系的重要性〞—强调的是实践工具“诚信〞—强调的是实践的行为准则“能力〞—强调的是对实践者的专业教育要求在操作层面,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以下六原则:接纳、尊重、个别化、自决权和知情同意、保密、。。“人情味〞。。——伦理是人们在人际关系方面所持有的价值信念和行为准则,它包括个人的自我行为控制和调节以及他人的行为期望标准。——伦理主要通过个人自觉自律和社会舆论来进展监视和约束,表现形式主要是强化人们的荣誉感或羞耻感。——伦理分为个人伦理、专业伦理和社会伦理三个层面。;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约束和鼓励并重;。主要内容包括:〔1〕对效劳对象的伦理责任:对效劳对象的义务,自我决定,知情同意,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等。〔2〕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效劳的转介等。〔3〕对工作机构的伦理责任:督导及辅导,教育及培训,效劳对象的转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要求。〔4〕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实践能力,个人道德要求等〔5〕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等〔6〕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社会福利,公众参及,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等。:〔5〕保密问题;情理法问题;价值中立及介入;个人利益及社会责任;自觉原则及知情同意处理原则:〔7〕保护生命;完全平等及差异平等;自主及自由;最小伤害;改善生活质量;隐私和保密;真诚社会工作专业守则社会工作守则的内容1社会工作者对效劳对象应有的态度和行为〔1〕尊重效劳对象的权益〔2〕严守效劳对象的秘密〔3〕公平效劳群众2处理同事间关系的规定〔4〕重视同事的工作〔5〕共同执行守则3社会工作者及机构的关系〔6〕遵守公私清楚〔7〕信守机构政策4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责任〔8〕充实社会工作知识能力〔9〕促进专业开展〔10〕约束不当行为5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责任〔11〕增进公众福利〔12〕维护社会公义第三章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考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平安需要、归属及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阿尔德弗尔ERG理论〔Exist——Relationship——Group〕,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较大影响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当某种需要满足后,个体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不。另外,某种需要在得到根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进食饮水;睡眠觉醒;性〕和社会性〔交往;成就〕需要。。〔及生俱来〕及继发性〔后天****得〕需要人类需要的类型分类的指标具体类型具体内容需要的起源和性质生物性需要进食、饮水、睡眠、觉醒、性社会性需要交往、成就、权力、尊严、地位需要指向的对象物质需要精神需要需要产生的方式原发性需要继发性需要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勒温认为人类行为是有个体及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B=f〔〕——行为的呈现内隐行为是那些内在的、无法被直接观察到的、只有通过自我报告等方式间接推断的活动。如思维、记忆等内部心理活动。〔1〕按照人类行为的起源,可以把它分为本能行为和****得行为。本能行为出自遗传,又称遗传行为如,觅食、爬行等****得行为是人类在后天及环境的互动中逐渐学****而形成的,又可称学****行为。〔2〕根据行为的划分标准,人类行为有正常和异常之分。一般来说,划分正常行为及异常行为的常用标准有:统计规律、行为标准及价值、行为适应性标准和个体主观体验。〔3〕根据行为的性质及其后果,人类行为还可以分为攻击性行为、反社会行为、利他主义行为、亲社会行为等不同行为类型。::;社会化缺乏,无法适应社会,;配偶死了,以笑代替哭表达悲伤人类行为的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动态性;指向性;可控性;开展性〔可使发指多动〕人类行为的类型人类行为分类的指标具体类型具体内容外显行为人类行为的起源本能行为觅食、爬行****得行为后天学****而形成行为的正常及否正常行为划分标准:统计规律、社会标准及价值、行为适应性标准、个体主观体验异常行为行为的性质及其后果攻击性行为、反社会行为、利他主义行为、亲社会行为内隐行为内在的、无法被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自我报告等方式间接推断的活动。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家庭;朋辈群体;学校及工作单位;社区〔地域及心灵〕;社会〔制度系统〕;文化;大众传媒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的关系〔一〕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及外部环境的积极互动,形成自己的人格,学会参及社会或群体的方法,掌握社会经历及标准,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社会化是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角色是人及环境的中介点。〔二〕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的关系个人必须适应,可以改变环境;环境和遗传禀赋共同影响个人;。改变个人、改变环境和改变两者互动都是重新达***和环境间适应性平衡的专业手法。〔三〕。感情纽带和行为控制影响下形成的四种家庭教养模式:权威型、专制型、纵容型、疏离型。〔爱和管的共同作用但不同侧重而形成〕、心理及社会开展特征人生开展阶段的理论框架理论主要内容弗洛伊德的人格开展阶段论人性本能中的性驱力是人格开展的主要动力,人的性心理开展五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性器期是开展的关键期。主要奉献:潜意识动机的论述及重视童年期经历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开展理论开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开展中的作用;把人格开展推演到人的一生;强调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开展-自我开展最关键环节P93图表皮亚杰的认知开展阶段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开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期〔0~2岁〕前运算期〔2~7岁〕具体运算期〔7~12岁〕形式运算期〔12岁以上〕个体运用组织、同化、顺应三原则,将活动系统化,形成“心里电图〞。认为遗传潜能及环境刺激作用相当科尔伯格的道德开展阶段论儿童得到的判断存在着一个渐进的开展过程:前****俗水平〔惩罚及服从;享乐主义****俗水平〔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后****俗水平〔社会约定定向;普遍伦理准则〕-道德开展最高阶段。埃里克森的人类心理—社会开展八阶段开展阶段主要冲突及任务形成的美德婴儿期〔0-1岁〕冲突:根本信任还是根本不信任任务:对周围世界的信任超越不信任希望幼儿期〔1-3岁〕冲突:自主还是羞怯及疑虑任务:在疑心和羞怯中开展独立性意志力儿童早期〔3-6岁〕冲突:主动还是内疚任务: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克制内疚,建立自信心目的儿童中期〔6-12岁〕冲突:勤奋还是自卑任务:学****重要的知识、技能和生存技巧能力青少年期〔12-20岁〕冲突:同一性还是角色混乱任务:开展自我同一性忠贞成年早期〔20-40岁〕冲突:亲密还是孤独任务:对他人做出承诺,建立亲密联系,而非及社会疏离,专注自我爱成年中期〔40-65岁〕冲突:繁殖还是停滞任务:培养和指导下一代,生产及创造关心成年晚〔老年〕期〔65岁~〕冲突:自我整合还是绝望任务:回忆一生,坦然面对死亡,而非失望、沮丧,对死亡充满恐惧智慧人生开展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人生开展阶段主要特征及主要问题阶段〔年龄〕生理开展心理开展社会开展任务及挑战婴幼儿阶段〔0~3岁〕大脑发育迅速,是动作发展最快的时期,逐步掌握了独立行走以及用手操作物体的能力。处于感觉运动阶段,孩子从随意性的天生反射活动过渡到目标取向行为,并在2岁左右形成符号思维的能力。是形成依恋的重要阶段。父母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开场寻求自主性,失败会感到羞愧并怀疑自己能力;成功会形成“意志〞的美德。儿童阶段〔3~12岁〕脑重接近***水平,动作的熟练程度及协调能力日益增长。语言和记忆功能增强,开始具体化的逻辑思考。朋辈群体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局部,自我概念开场形成面临主动性或内疚感的冲突。形成“有能力〞的美德。青少年阶段〔12~20岁〕出现第二性征,生理机能日益成熟。由叛逆逐渐稳定,开场形成比拟稳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待人处事的方法。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阵地。家庭、学校及同伴的影响非常大。自我认同对角色混合。形成忠贞的美德及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成年阶段〔20~65〕生理机能到达顶峰后逐步衰退,并出现更年期综合症。认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上升,心智功能活泼,个人特长在工作中得以表达。建立社会角色,开场真正承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主要冲突: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婚姻、精神安康、就业问题突出〕形成“爱〞和“关心〞的美德老年阶段〔65~〕毛发脱落、脊椎弯曲、骨质疏松、记忆力下降,各类老年疾病开场出现,身体逐渐依赖他人。思维内容偏重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及对角色转变和发挥余热的认知。社会角色发生变化;社会参及减少并越来越封闭,从而导致社会地位下降。主要冲突:自我整合及绝望;“无用论〞;孤独感;疾病等。形成“智慧〞的美德。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考点: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及功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社会工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作用1、解释;2、预测;3、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4、开展新的理论社会工作理论分类大卫·豪:从理论关注内容的角度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解释的理论,为实践效劳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实践的理论〕;尔科姆·佩恩:则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把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实证主义理论〔强调客观无视了主观性〕和后现代理论〔强调主观对客观的影响〕。社会工作理论-1学派历史开展主要观点或假设原则或模式在实务中的运用精神分析取向社会工作理论对社会工作影响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60年代成为临床社会工作主导。弗洛伊德:人的心灵由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构成,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非理性的。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它们既矛盾又统一。当人格失调时,弗洛伊德理论则将治疗的焦点放在对“自我〞的强化上。个人的问题源于内在的冲突,这种冲突及早期经历有关,并潜藏于潜意识中。解决问题就是要分析潜意识。强调个别化原则、根本方法是自由联想。焦点在于个人儿童时期的经历对现在生活的影响。治疗过程分为:1、治疗情境的建立;2、治疗关系的建立;3、治疗性对话〔是治疗的实质阶段,包括三个内容: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诠释过程〕。认知行为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基础:巴莆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认知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埃里斯提出了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事件·认知·结果〕认知行为理论借用社会学****理论的三个要素来认识和改变人的行为:前置事件、目标行为和结果。将认知理论应用于行为修正,强调认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内在认知及外在环境的互动。界定问题原则、运用认知理论原则、助人目标原则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助人过程,即协助效劳对象做到自我了解、自我控制;提供外在监视,以实现自我控制及外在控制的结合。含三方面:1、确定评估重点2、专业关系的建立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教育者、伙伴。效劳步骤〔P118〕:确定不正确的想法及其影响;要求效劳对象自我监控;发现错误思维及潜在感觉的关系;尝试运用正常思维方式;检验新观念的有效性。社会支持理论鲍尔拜首先在精神学领域提出依附理论;柯伯和卡塞尔提出“工具性支持〞和“情绪性支持〞社会支持网络指: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效劳和新的社会接触。林南: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引导、协助、有形支持和解决问题的行动;表达性支持:心理支持、情绪支持、自尊支持、情感支持和认可。影响个人社会支持程度的三个因素:开展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社会支持网络分为正式支持网络〔来自于单位和正式机构的支持〕和非正式支持网络〔社会上的支持〕。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着重点在于帮助效劳对象学****1、如何建立社会支持2、利用社会支持网络〔在预防、治疗、恢复上发挥作用〕。干预模式:1、评估支持网络:构造〔是哪些人〕及内容〔什么关系及强度〕2、制定帮助方案〔连接哪些关系〕3、实施帮助〔促进连接〕